临近春节,有的地区气温低,电热毯、电取暖器等取暖设备成为许多家庭的常用品。22日,福州市仓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通过现场实验,拆解电热毯火灾发生过程,为市民进行详细科普。
(记者 林蔚) 近日,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正式获得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文件,标志我省绿氢产业发展工作取得又一关键性进展。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团联合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郑南峰院士共同建设。
(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周楠楠 许晋哲) 24日,以“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福建省第二十九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政和县念山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活动举行了世界湿地日宣传启动仪式、念山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警务驿站揭牌仪式,并为相关志愿服务队授旗。
平均每22秒产出一块电视大屏;借助AI助手的“火眼金睛”,仅3秒钟就能完成产品检测……24日,走进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的友达光电S11厂,透过一连串以秒计算的生产流程,企业赶订单、忙生产的高效场景和火热劲头扑面而来。
(报业集团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林启鑫 陈世玉) 微光下,刚捕上岸的成桶大黄鱼肥美鲜活,金光粼粼。据了解,“国能共享号”平台于2024年6月28日建成投产发电,上装4兆瓦浮式风机,下托深海养殖网箱,可养殖5万尾深海鱼类,并同步搭建智能化深远海养殖设备...
新春将至,在闽东波涛之上,有一群人以港为家,以海为伴,用坚守和奉献守护着这片繁忙的水域,他们就是宁德海事局的执法人员。
“距离航班起飞的时间很近了,请跟我来K12柜台办理值机业务……”1月27日,记者在厦门机场出发层见到高俊杰时,他正提着行李一路小跑,领着一位“晚到”的旅客前往柜台办理值机手续。
一湾浅浅的海峡,是通往回家的路。1月27日下午3时许,厦门五通客运码头船来船往、人头攒动。除夕近了,这条厦金“小三通”航线成为台胞返乡过节的黄金通道。
1月27日上午,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候机楼国内出发层大厅内人头攒动。志愿者悦秋雨值守在B06区的值班柜台前,负责旅客分流工作,以及协助旅客办理登机牌、行李托运、答疑解惑等。
1月24日下午3点50分,福州机场国内抵达厅8号出口。来自北京的孙女士带着小女儿,推着行李走出机场。通过网络订票,母女俩坐上7座商务车,等待不到10分钟,班车就出发了。候车区内根据不同的路线方向,车辆一字排开,坐满即走,井然有序。
26日,在宁德时代总部的灯塔工厂,新春氛围分外喜庆,赶工热情也丝毫未减。为保障客户需求,这里春节不停工、不停产,将开足产能,全力实现订单交付。据介绍,该基地是宁德时代主要的电池生产基地,拥有国内首个智能涂布控制系统,是锂电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从农历腊月廿四到除夕之间,闽南家家户户都会在院落、卧室、灶房、仓房、畜棚等地贴上不同题材的年红,有着红红火火、热闹喜庆之意。在福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福”字和窗花(统称“贴年红”),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黄女士牵着孙女顺时针绕行,一边念叨吉祥话,一边引导孙女的小手,按照传统摸龟顺序触摸“米龟”的不同部位。
1月28日晚,央视总台春晚遇上首个“非遗版”春节,精彩不断。2025年春节期间,福建各地推出216场非遗主题活动,为海内外游客和人民群众打造了一个接地气、聚人气、迎福气的非遗新年。
(记者 方炜杭) 闽剧、伬艺乐舞、方言相声……28日晚6点,福州十邑春晚首播,并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向全球播出,为全世界福州十邑乡亲送上具有浓浓乡情的文化大餐。晚会还邀请多位榕籍和在榕工作的两院院士以及奥运冠军以视频方式送上祝福,给全世界福州十邑...
”乙巳蛇年第一天,福州西湖畔福建博物院13号厅,一名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玻璃展柜里的一件S形文物不肯离开。”福州市民郑胜章告诉记者,蛇文化在福建的传承与发展,蕴含着祖祖辈辈福建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向往。
又一个春节来临,城市里华灯初上,街道旁年味浓郁,色彩斑斓的彩灯装扮着行道树,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的“福”文化元素。今天,过年早已不再只是一次聚会、一些年货、一顿年夜饭或一封压岁钱,它更多诉求的是一种团圆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