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平潭小学生:我们的寒假作业“年味儿”十足

日期:2025-02-11 来源:平潭网 浏览:5 评论:0
平潭小学生:我们的寒假作业“年味儿”十足

寻找家乡幸福“年味”、掌握劳动技能、制作思维导图、学习民间体育项目、打卡红色基地……今年寒假,福州平潭多所学校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寒假作业让人眼前一亮,包含德育实践、“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和体育锻炼等内容。

高梦馨展示蒸鱼

学科探究作业 寻找家乡幸福年味

“春节”是寒假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记忆中的家乡年味你印象深刻吗?1月28日是除夕,这天中午11点许,五年(8)班学生高梦馨用纸笔记录刚采购的鱼的品种、重量和价格等,并将记录的数据整理成一份数学图表……原来,她正在完成学校布置的“寻家乡幸福‘年味’探学科趣味相融”作业。

“先将姜片、鱼放入锅中蒸上10分钟,再将蒸好的鱼取出,撒上切好的葱丝和红椒丝,最后淋上热油、蒸鱼豉油……”厨房里,高梦馨在妈妈指导下学习制作清蒸鱼。不一会儿,诱人的香气从厨房飘出。“这项作业很有意思,这是我第一次学习烹饪海鲜类的年夜饭菜品。我体会了妈妈的辛劳,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年味。”

据福州平潭城关小学副校长陈燕介绍,此次作业分为“研究性学习”“整本书阅读”“体育锻炼”三大版块,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版块像是一本家乡美食探索指南,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家乡的“年味”和“海味”。“通过这项作业加深学生对家乡年俗的了解和热爱,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中健康成长。”

德育实践作业 体验传统节俗文化

“春节的起源是什么?春节又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你打算如何设计一张既富有创意又蕴含新年祝福的新年贺卡和书签呢?”……在福州平潭北门小学布置的德育实践作业清单里,有一项“喜迎新年”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用卡纸绘出线稿,再用水彩笔上色,不一会儿,一张写满蛇年祝福的新年贺卡就完成了……1月31日,福州平潭北门小学五年(2)班学生陈岩堃兴奋地展示自己完成的作业,十分自豪。“这种寒假作业真是太有‘年味’了,不仅有很强的操作性,也让我在制作过程中学习了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陈岩堃说。

陈岩堃展示新年贺卡

谈及布置作业的初衷,福州平潭北门小学德育处主任林云霞说,希望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非遗魅力,增强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增进亲子关系、提升综合素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黄晞芮整理书房

劳动实践作业 培养劳动小能手

1月28日上午10点,福州平潭城北小学二年(4)班学生黄晞芮正和妈妈一起打扫家里卫生,整理自己的书桌……这些天,黄晞芮每天都帮妈妈一起完成家务活。

“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操劳家务的辛苦,也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尽力地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黄晞芮说。“孩子非常乐意和我一起打扫卫生,养成了爱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我也轻松多了。”黄晞芮妈妈林琴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劳动课正式写进课表,成为独立课程,培养学生们的劳动价值观。今年不少学校的寒假作业中,劳动作业占据重要位置,旨在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福州平潭城北小学持续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分别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设计了劳动清单,并设立了劳动章作为奖励机制。福州平潭城北小学德育处主任林珠琴说,今年的寒假德育实践作业融入了“红领巾奖章”争章主题,包括劳动章、环保章等,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极争章,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确保他们的行动取得实效。

跨学科主题作业 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要求教师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记者发现,今年福州平潭不少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中也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1月28日上午10点许,福州平潭城东小学五年(8)班学生李伊淼正在家里认真绘制一张景区的分段计费思维导图,包含景区的收费标准、路线等内容。“今年的寒假作业很有趣,让我们把美术知识巧妙地融入数学思维导图的设计中。”李伊淼说,开学后她迫不及待地想和同学们分享各自的作品。

李伊淼展示手抄报

无独有偶,福州平潭城东小学六年(6)班学生李宥锴迷上了一项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踢毽子。这几天,他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了踢毽子的历史背景,并掌握了不少踢毽子的技巧。“原来踢毽子,又叫‘打鸡’,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只见他用膝盖将毽子弹起,用脚尖踢得起劲。

李宥锴在家踢毽子

“今年在设计寒假作业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希望调动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知识,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福州平潭城东小学教导处主任周云说。

“集福卡”作业 传承文化涵养品德

2月1日,福州平潭第二实验小学五年(7)班学生翁浩天认真地用文字记录着他在寒假期间的“集福”经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他的“集福卡”寒假作业。

为了完成这项作业,他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等爱国电影,学习红色文化,并用照片、文字形式记录收获和感受。

在翁浩天看来,通过观看红色电影,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翁浩天说。

据福州平潭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林晴虹介绍,学校以“集福卡”为形式,围绕爱国福、书香福等9个“福”字,为学生们定制了富有特色的寒假作业。“希望通过这些多元创新、灵活开放的寒假作业,让学生在加强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心理韧性,传承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并增进亲子关系与团队协作。”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0288.html
标签: 福建平潭岛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