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应急管理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落实复工复产“一二三”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全市非煤矿山节后有序复工、安全复产。
制定“一套方案”谋划复工。矿山主要负责人在复工复产前,须根据本矿安全生产、人员返岗、作业环境、设备状态等情况,充分分析研判风险,如节后人员返岗不及时、设备设施未维护保养、停产停工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复工复产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矿山复工复产科学有序。
实施“两套程序”分类复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因矿制宜,落实分类复工办法。明确自行连续停工停产时间不足1个月的矿山,由上级企业负责验收;无上级企业的,由矿长组织验收,实行企业自行验收复工。对于停工停产超过1个月或2024年度被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矿山,须在自行验收合格后,经属地县级以上矿山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批准复工。
落实“三个到位”保障复工。一是人员培训到位,督促主要负责人组织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引导职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保障自身、班组及矿山安全。二是风险管控到位,督促主要负责人开展全方位、全系统、全环节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排查可能引发事故的要害场所、薄弱环节、关键人员和重点设施设备等,建立风险清单,明确责任人员和管控措施,并向一线人员告知并督促落实。三是隐患治理到位,督促主要负责人针对各系统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治理,对照三明市非煤矿山领域《标准化检查清单》,严格落实“四必查”“三必看”“两必核”,重点检查通风、排水、运输提升、监测监控、边坡管理、尾矿库排洪和在线监测等环节,确保隐患治理到位,坚决杜绝盲目开工、带病作业。(陈登达 通讯员 林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