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长泰区银塘办事处(古农农场)全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图为共同新村循环池,作用是收集上游片区养殖尾水,通过循环池静化沉淀,水生植物吸附,增氧机增氧等技术降低总磷、氨氮等指标。
近年来,长泰区银塘办事处(古农农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精心谋划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立足全局、统筹考量,凭借项目策划实施、分类有序推进、整改跟踪督促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方位助力水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在2024年河长制工作绩效考评中,长泰区银塘办事处(古农农场)一举夺得头名,其属地4个监测点水质检测均值均达到地表Ⅳ类水质攻坚目标要求,更有3个监测点实现跨类别提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攻坚克难打好“碧水保卫战”
攻克园区雨污管网难题
银塘工业园区针对道路管网开展了长达50公里的CCTV检测以及清淤工作,细致排查出雨污管网错接、混接点位多达121处,不仅将这些错接、混接点位图像从系统导出,还在现场精准做好点位标识。与此同时,结合顺祥路、顺和路、银光路、银塘路等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有序开展整改工作,施工期间若遇到不明管网,便即刻联系周边企业进行现场确认,对于无人认领的管网则一律予以封堵。
治理生活污水关键问题
在“碧水源”PPP工程项目24个管网(设施)项目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采用地毯式摸排,依托道路路面改造提升契机,大力实施污水纳管提升改造工程。针对尚未全面收集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于银塘社区、共明社区、农荣社区积极开展生活污水纳管建设工作,累计纳户725户,接管长度达7320米,因时因地制宜地妥善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纳管这一关键问题。
重拳整治水产养殖尾水
银塘办事处扎实推进辖区内水产、畜禽养殖的摸底统计与造册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可能引发水体污染的养殖行为,加大巡查管控力度,严厉杜绝偷排、漏排等不良现象发生。同时,圆满完成“点题整治”共同新村循环池提升改造工程,高效承接并治理上游的农业养殖尾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有力推动下游高排渠沿线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落实“河长制”做优“水文章”
高效巡河。河长、副河长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深入一线认真巡河,杜绝形式主义,切实保障能及时察觉问题。借助“河长制”APP开展巡河工作,河长、河道专管员的巡河完成率达100%。
彻清“四乱”。在徒步巡河时,迅速发现并组织清理河道内碍洪植物、垃圾等杂物。一旦发现采砂、占用河道等违规行为,当即坚决制止。并且要求各社区积极引导群众,杜绝向沟渠丢弃垃圾、农药瓶等行为。
人机协同。河长办与社区携手联动,全面推行“人防+技防”模式,采取“人巡+无人机+社区监控探头”的多元形式,随机进行采水检测,强化对企业出水口、高排渠入河口水体的巡查管控。为各水产、畜禽养殖户指定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环保责任人,加强日常跟踪管理,严禁养殖尾水偷排、漏排。
长泰区银塘办事处(古农农场)通过追根溯源、分类施治,营造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评2024年度长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下一步,银塘办事处(古农农场)将运用聚焦源头治理筑牢防治屏障、聚焦重点关键抓好污染防治、聚焦短板弱项抓好整改落实等“三个聚焦”工作法,持之以恒强化水环境治理工作,全方位深化污染防治,系统抓好大气提升、水质攻坚、土壤优化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污水零排河”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王宇鹏王文强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