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后饮酒 男子血压“跳蹦极”

日期:2025-02-16 来源:福州晚报 浏览:1 评论:0

很多人知道吃头孢不能喝酒,实际上还有不少药物也与酒“相克”。最近,每天规律服用降压药的老张,就因为喝了几小杯白酒,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压蹦极”。

几杯白酒下肚后晕厥

老张今年50多岁,被高血压困扰多年。一直以来,他都严格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每当季节气候变化,他也会及时前往专科医生处调整用药。他日常饮食清淡,还控烟禁酒,血压一直控制得相当平稳。

前阵子,老张参加同学聚会,喝下几小杯白酒。酒席快结束时,他感觉不对劲,先是脸红,心跳加快,紧接着头晕目眩。他面色苍白,冷汗不停地冒,不一会儿就瘫软在地。众人慌了神,急忙将他送到附近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医生接诊时,发现老张的血压低至80/45mmHg。经过紧急抢救,他的血压才逐渐恢复正常。可第二天,他的血压又一度飙升到170/120mmHg。经过几天的降压药调整,老张的血压才终于稳定下来。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内科的林建珍副主任医师表示,此次老张血压的剧烈波动,正是在服降压药期间饮酒所致。

酒后血压“跳蹦极”

“酒精本身也会降血压,与任何一种降压药合用,都会对高血压患者起到双重降压作用,使血压出现‘先低后高’的走势,好像跳蹦极一样。”林建珍说。

林建珍进一步解释道,一般在酒后2小时内,酒精及其转化的乙醛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变小,同时还会利尿,导致体内血容量下降,血压随之降低。低血压可引起晕厥、心绞痛等情况。而在酒后4小时至5小时,酒精代谢结束,但人体交感神经仍处于兴奋状态,致使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反弹升高,有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的风险。

普通人与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相比,血压自主调节能力较强,喝酒后血压波动就比较不明显。

吃这些药不能“碰酒”

林建珍介绍,有研究显示,中国每年超过10万人因“药酒同服”而不同程度中毒。除了头孢,还有许多药物,人们在服用它们期间都严禁饮酒。

1.抗菌药物:多数头孢类抗菌素与酒精合用,会造成体内乙醛潴留,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或死亡。

2.降糖药:酒精与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合用,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虚汗、心跳加快、眩晕、昏迷等。

3.精神类用药: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与酒精合用,会增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嗜睡、昏迷、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药与酒精一起使用,会增加胃黏膜的损伤,严重时可引起胃出血。酒精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还会增加肝脏毒性。

5.心血管病药:硝酸甘油与酒精协同扩张血管,可能使血压骤降、头痛加剧;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在酒精作用下波动剧烈,增加脑出血风险;β受体阻滞剂则会掩盖酒精引起的低血糖症状,成为潜在的“无声杀手”。

6.降尿酸药:饮酒是促进内源性尿酸升高的“催化剂”,同时会抑制尿酸的正常排泄,可诱发痛风。服用控制尿酸药别嘌醇后饮酒,也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7.肿瘤化疗药:紫杉醇、顺铂等肿瘤化疗药物经酒精催化后,骨髓抑制毒性成倍放大,免疫系统抑制也会加倍,导致白细胞减少,感染风险明显增加。

林建珍提醒,患者在服用药物前,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师,了解药物的禁忌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7天内都要禁酒,就医前一周内如果有饮酒史,一定要告知医生。此外,还要警惕做菜的老酒、料酒,以及“隐形酒精”,例如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达40%,某些止咳糖浆、正骨水也含有乙醇。

来源:福州晚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4292.html
标签: 福建泉州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