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让枯木得以逢春,种子得以萌发。雨水时节,我国降雨会明显增多。在南方,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此时,春意渐显、春耕初始,绵绵细雨能为春耕生产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十分珍贵,民间有“春雨贵似油”的说法。
雨水节气养生也有讲究。雨水节气,天气乍暖还寒,此时要格外注意“春捂”,尤其要做好头部、腹部、脚部的保暖,谨防着凉感冒。这一期间,阳气渐生,天气开始转暖,人们可以顺应节气特点,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时间,以增强体质,可以选择较为平缓的运动,如散步、快走、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切记不要大汗淋漓,微微出汗即可。此时,湿气也逐渐上升,湿邪容易入脾,引起脾胃失调。应抓紧时机调养脾胃,少吃酸多吃甜,少吃辛辣寒凉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比如胡萝卜、山药、甘蔗、梨等。此外,雨水节气,人体肝气旺盛,容易产生发怒、抑郁等情绪不稳定状态,这时应积极采取调节方法,如多听轻快、优美的音乐,增加室外活动,多与人交流等方式排解负面情绪,以保持情绪稳定。(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杨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