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成功开展闽西南首例“淋巴管静脉吻合重建术”
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少蓉 通讯员张舒姗李静文/图)下肢水肿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但有些水肿的后果不堪设想。68岁的张阿姨(化名)左下肢淋巴水肿,行走困难,患肢暴胀到几乎是右腿两倍,双腿腿围相差16cm。近日,张阿姨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成功接受闽西南地区首例“淋巴管静脉吻合重建术”,解除了病痛。
手术之前,张阿姨已有2个多月无法走路。据了解,张阿姨自2024年3月左右开始,左腿逐渐出现肿大、疼痛、瘙痒等症状,两腿腿围相差也逐渐增大。她辗转多家医院求诊,但始终无法明确病因,中西药都吃过,还尝试了针灸,都未能得到彻底治疗。去年底,张阿姨的病情突然加重,整条左腿像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让家人都感到紧张震惊。同时,红肿、疼痛症状也日益加剧,还伴有瘙痒和麻木感。因为行走困难,她甚至多次在家中摔倒,生活几乎无法自理。
在多方求医无果后,张阿姨经人推荐,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接诊的黄小进主任凭借丰富经验,确诊其为下肢淋巴水肿,并建议施行淋巴管静脉吻合重建术。
据黄小进主任介绍,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局部水肿,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损伤和恶性肿瘤等。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球患者数量庞大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淋巴水肿患者数量保守估计已达1000万人。
淋巴管静脉吻合重建术需要在显微镜下将多个淋巴管与静脉进行精确吻合,重建淋巴回流通道,手术难度极高。此前,闽西南地区从未有医院开展过这类手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该院血管外科团队于近日成功实施了该手术。
术后,张阿姨的左腿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瘙痒和麻木感显著缓解。经过一周的精心护理,她的左腿腿围减少了12厘米,肌肉力量和行走功能正在逐步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