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参与具体修复工作的经典影片《神女》4K版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经典单元(Berlinale Classics)首次亮相。
《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巅峰之作,此次4K版的世界首映恰逢该片主演、传奇影星阮玲玉逝世9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展示了中国电影修复技术的进步,也标志着安溪电影修复基地作为重要文化项目的成功突破。
无声经典,数字匠心焕新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库副主任左英。他告诉记者,此次《神女》修复项目成功的前提,是安溪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共建的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打造中外影片数字备份库和全球前三的电影数字化修复基地,为珍贵胶片的数字备份提供了最适宜的保存与修复环境。
《神女》的修复过程更得益于安溪修复基地修复师与北京高科技团队、专家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项前所未有的修复任务,影片的画质和细节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世界级的修复标准。
“这次修复,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将高新科技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与北京团队协同攻克画面模糊、细节还原等难题,最大程度还原影片的原始画面,使《神女》这部历经岁月洗礼的经典影片焕然一新,为观众带来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左英如是说。《神女》的柏林之旅见证了中国电影修复技术的迭代更新,也是安溪以数字匠心书写的新时代文化答卷。如今,《神女》修复工作虽已圆满完成,但修复师们的工作仍在继续。
机房里,面对来自上个世纪的电影画面,修复师们左手频繁敲击按键,通过对比前后帧纠出问题;右手则不停拖动鼠标,通过框选画面瑕疵解决问题。
由于年代久远、未得到及时妥善保存等原因,电影胶片往往存在着大面积霉斑、污损、划痕、扭曲、破损乃至缺失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借助数字修复技术“修旧如旧”,使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遗产恢复如初。即便如今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这份工作的复杂程度仍然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
为此,过去一年里,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调整升级修复团队,组建了由北京专家指导的专业电影修复团队,每人每日能修复2000帧左右,平均一周可完成1本素材的修复工作。
202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共完成29部影片修复任务,其中4K影片10部,全年修复总量达283万帧,并参与“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