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察担当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记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龙海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林毅

林毅(右一)深入案发现场进行调查
三尺公诉席前,一份份起诉书记录着19年来的司法征程,700多件案件见证了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实足迹。近日,漳州市龙海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林毅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从检19年,林毅始终如一、忠诚履职,将司法为民的誓言化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的行动。他也因出色的工作业绩被最高检记个人一等功,并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全省优秀检察官”“福建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两次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人才库。
小案不小看用心用情办好案
“小案件往往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办好‘琐碎’小案件,就是检察官的大责任。”在林毅的眼里,办好小案件也能发挥“大效应”。
2018年3月,林毅接手了一起滥伐林木案件,犯罪嫌疑人黄某因私自砍伐生态公益林被移送审查。在讯问黄某的过程中,林毅敏锐地察觉到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可能存在漏洞。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林毅踏上崎岖山路,深入现场调查。他发现被砍伐的树木具有较高生态价值,但现场却未设立警示牌。这起案件的背后,还隐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更深层次问题。林毅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着手开展专项调研。
他翻阅大量案卷,走访乡镇群众和行政机关,对近年来生态公益林滥伐案件进行深入剖析。经过精心求证,林毅撰写了生态公益林问题反映及对策建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完善管理保护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林毅的检察生涯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他带领办案团队办理了35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古树名木保护、矿产资源监管等问题提出140余份检察建议。针对生态环境破坏易、治理修复难的问题,林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设立“绿碳+蓝碳”司法保护机制,并促成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的建立。
在他的努力下,80名涉案当事人主动进行生态修复或缴纳费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达500余万元。林毅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龙海区检察院的多项公益诉讼工作经验也被上级检察院行文推广。
初心连民心守护信赖与期待
他不仅是检察官,更是心系群众的贴心人。从关爱特定群体到维护“快递小哥”合法权益,林毅始终用心用情去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3月,针对部分医疗机构的无障碍设施被占用或损毁,影响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就医就诊的问题,林毅带领办案团队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圆桌会议等履职方式,督促主管部门对16家医疗机构存在的43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推动相关部门会签《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完善长效机制建设,有效畅通残疾人等群体就医就诊的“生命通道”。该案成功入选福建省检察机关“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五个优秀案例之一。
针对部分快递企业对快递车辆管理不规范导致交通肇事案件频发的乱象,林毅运用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降低快递车辆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切实维护“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群众出行安全。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同时,他还推动综治中心设立“安薪工作室”,已帮助20多名劳动者追回薪资30万余元。
检察为民,于林毅而言,是情怀,是担当,更是人民群众的满意与肯定。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检察一线,把对法律的忠诚融入办案工作中,以群众的满意为标尺,在司法公正之路上坚定地丈量着、前行着,用履职尽责不断擦亮着检察为民的鲜明底色。
⊙本报记者王琳雅
通讯员颜丽月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