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40岁!福州男子血压居高不下,原因竟是……

日期:2025-02-25 来源:福州晚报微信 浏览:2 评论:0

“我的家族没人有高血压,咋我这么早就得了?还控制不住呢?”近日,福州40岁的林先生问诊时一脸困惑。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顺藤摸瓜揪出了高血压背后的“元凶”——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高血压控制不住引发头疼、耳鸣

一个月前,林先生体检时查出血压亮起“红灯”,达到170/110mmHg。

遵医嘱服用了常见的降压药“地尔硫卓”,可每天在家量血压,数值还是波动厉害,最高能飙到160/100mmHg。

近半个月,全头搏动性跳痛、耳鸣、看东西重影等症状更是接踵找上门,实在扛不住的他,来到附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求助。

联合会诊

确定肾动脉狭窄引发高血压

接诊医生迅速安排林先生进行全面检查。

结果令人震惊。林先生血液中的肾素浓度高达228ulU/ml,而正常人的数值不会超过10ulU/ml。这说明他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过度激活了。

▲肾动脉CT增强提示右肾动脉管腔中重度狭窄

同时,肾动脉CT增强和肾动态显像检查也传来坏消息:右肾动脉管腔中重度狭窄、右肾萎缩,甚至在肚脐周围,都能听到异常的血管杂音。

附一医院副院长柴大军立即召集林金秀教授、彭峰教授等高血压专家,对着林先生的病例会诊。

“根据目前的情况,肾动脉狭窄很可能是导致他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柴大军的话,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肾动脉上。

据了解,肾动脉狭窄会引起人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过度激活,从而通过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让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加,导致高血压。

为了进一步确诊,蔡瀚、张海琳、虞坚建医生为林先生进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了右肾动脉严重狭窄。

进一步的肾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则发现,肾动脉中膜异常增厚,这符合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特征。

紧急手术

术后血压恢复正常

病因明确后,治疗旋即展开。

团队迅速为林先生进行微创介入球囊扩张治疗,将一枚球囊通过导管从大腿根部穿刺的血管内送入肾动脉狭窄部位,然后使球囊膨胀,待狭窄处被撑大后,再收回球囊。

▲肾动脉球囊扩张术

▲术后肾动脉狭窄解除

术后造影显示,肾动脉狭窄明显减轻。“太神奇了!”术后第二天,林先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血压稳稳下降到了140/90mmHg以下,顺利出院。

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

有哪些?

柴大军主任医师介绍,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20%~30%,肾动脉狭窄是其中一种病因。在高血压人群里,肾动脉狭窄发病率约1%~5%,老年人多因肾动脉粥样硬化,年轻人则常见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症。

医生表示,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症,这三种最为常见。由于它们发病隐匿、进展一般较为缓慢,因此被称为“沉默的血压操控者”。

这些人群

需要重点排查肾动脉狭窄

1.高血压发病年龄小于30岁、高血压2~3级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2.一侧肾萎缩且排除了肾实质和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患者;

3.上腹部或脐周能听到血管杂音的人士;

4.超声提示肾动脉中远段存在狭窄、动脉瘤或夹层的患者;

5.在肾动脉以外其他部位血管有一处或多处出现典型肌纤维不良病变的患者。

此外,医生还提醒,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且自身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福州晚报微信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6378.html
标签: 福建省考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