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2025年2月26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揭牌仪式在泉州第七中学举行。该基地是继山东基地、四川基地之后,在全国设立的第三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福建唯一一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16家首批联盟学校授牌,并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接下来,相关各方将整合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开展科普讲座、奥赛培训、研学实践等活动,打造“科普-竞赛-研究”一体化链条,选拔福建优秀学生,参与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培养地球科学拔尖后备人才。
泉州七中是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和科学教育实验校,在科学教育成果斐然,在地球科学教育方面也成绩突出,是福建省地球科学教育标杆。泉州七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吴鹏飞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学校会深化地球科学的这个课程的设置,在课程上引领我们的孩子学习好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也会与科技馆、人工智能企业等合作,在实践中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最后,学校还会与家长合作,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和人文科学,共同提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并应用创造新的科学知识。”
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关键分支,对揭示地球奥秘、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重大,我国诸多成就离不开它。泉州地质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学习提供了优越条件。“地球科学对认识自然、解决全球性问题意义重大,目前中学生的地球科学教育存在较大的欠缺,尤其是对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气候、灾害等领域的地质科学、地球物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涉及较少。”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认为此次福建基地成立是重要探索实践,“我希望,福建基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中学生地球科学教育做出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