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推出区域信用提升联合举措

日期:2025-02-28 作者:长乐 浏览:2 评论:0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阳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27日发布消息,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关于实施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意见》,聚焦区域协同“信用+”服务,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市场竞争力,构建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机制三个协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阳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27日发布消息,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关于实施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意见》,聚焦区域协同“信用+”服务,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市场竞争力,构建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机制三个协同创新方向,推出区域信用提升联合举措,推动构建区域良好营商环境。

根据行动方案,京津冀三地将探索创新信用服务应用场景,通过开展“信用+”服务,综合运用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报告、信用指数等新型信用监管工具,赋能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提质增效。同时进一步规范各类失信信息信用修复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审查标准和办理时限,实现三地信用修复同标办理。探索建立三地信用修复协查协办机制,通过“网上办、协同办”,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

为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市场竞争力,京津冀三地指导经营主体将信用建设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三地企业信用评价。优先推荐区域内信用风险低、信用评价高的企业加入企业信用同盟,助力培育信用优质品牌、新质生产力核心企业,以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此外,京津冀三地还将通过区域联动,构建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机制,比如建立完善京津冀数据中心实验室和数据分区,制定京津冀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推动区域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探索推动信用监管数据开放,向相关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制定完善京津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交换和应用协同地方标准、京津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共享机制;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三地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共享互认等。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地将持续深入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共享互认,探索建立登记事项、公示信息容错清单,设置容错阈值。对信用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优先采取非现场检查、触发式监管等模式,秉持“无事不扰”原则,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企业获得感。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7133.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