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庆楠
●谭庆楠 春雷乍动之际,惊醒了所有蛰伏在黑暗里冬眠的动物。小松鼠、渡鸦、刺猬、青蛙以及土拨鼠,它们自由地穿梭在大自然里,细心筹划着觅食、求偶、繁衍的事宜,用自己灵动的身影描绘着惊蛰之美。 我爸说:“惊蛰之后就是春耕了,春雷就是告诉我们,别睡了,该干活了。”惊蛰节气的春雷,像极了清晨的闹钟,奏响了生命觉醒的序曲。 记得年幼时,我和妹妹贪睡不肯早起,上学也总是踩点。父亲担心懒惰让我们日益颓废,于是每天一大早就来敲我们的房门。“到点了,该起床了。早上记性好,早点起床拿书出来读一读,记得更牢。”父亲平时就很威严,他的嗓音低沉,却如雷霆震耳,极具威慑力。这时候,我和妹妹像是听到春雷的动物,赶紧跳起来大喊:“起来了!我们已经起来了!”我们抓紧时间洗漱,然后大声朗读着课文。日子久了,父亲不需要特意来敲门,只要朦胧听见他的声音,我们就会立马起床,准备读书。 可我和妹妹总贪恋床的温度,希望早上能多睡会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们走到父亲面前,提出了周末睡懒觉的建议。父亲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等我们说完,父亲问:“你们听过春雷吗?”我一愣,点头说听过。父亲耐心解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惊蛰前后有春雷,早晨也要有闹钟。这是提醒你们抓住好时机,做起事来才会更加轻松高效。”我们听得懵懂,不知道怎么接话。父亲又说:“你们这周末睡两天懒觉吧,我就不喊你们了。”一听这话,我和妹妹高兴得眼睛都亮了。 那次周末,我们睡了好久,没想到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洗漱完后我开始背课文,第一段才一百多字,我却背了半个小时才背下来。晚饭后,我和妹妹在书房里写作业,妹妹撇着嘴说:“起得太晚了,脑壳好晕,作业还有好多没写完。感觉今天吃了顿饭就结束了。”忽然,我明白了什么是一日之计在于晨。我跑去和父亲说:“睡完懒觉之后头好晕,还是早起读书更好,一整天都神清气爽,背书也背得更快,还有好多时间可以做其它事情。”父亲听了,让我们学着自己调闹钟,养成早起的习惯,我猛地点头答应,把父亲的话刻进了心里。 后来我渐渐长大,闹钟的声音代替了父亲的声音。那句“一日之计在于晨”翻越时间的山谷,在每个清晨,激励着我早起,在全新的一天里创造更多美好。 惊蛰、惊雷、惊艳。 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春雷像报春的喇叭,竭力唤醒大地上的生命,那些曾被冰雪覆盖的草木,在春雷的召唤下肆意萌动,向着暖阳热烈生长。而父亲的教诲,就是属于我们灵魂的惊蛰节气,他清晨时发出的声音,宛如春雷阵阵,催人奋进。 春雷的声音低沉而温暖,父亲的声音也是如此。在我的心里,那隆隆的声音,是清晨的闹钟,是万物复苏的序曲,更是父亲的“惊蛰”哲学,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时刻提醒着我们,别犯懒,顺应大自然的时间规律,方能事半功倍。 (来源:集美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7581.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