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铭: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日期:2025-03-04 浏览:2 评论:0

  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东山剪纸艺人程金铭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程金铭正在指导剪纸爱好者剪纸

  “剪纸哪吒”作品

  近期,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火遍全网,东山剪纸非遗传承人程金铭的创作灵感也被点燃,剪出具有“东山味”的“哪吒”。他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立即引起了当地艺术爱好者和市民的强烈兴趣。带着好奇的心情,笔者近日走访了程金铭。

  让地方艺术有了新表达

  走进东山剪纸非遗传承人程金铭的剪纸工作室,只见满室或挂着或摆放着各种人物形象、花鸟鱼虫等剪纸作品。程金铭手握小剪刀正埋头创作,刀片翻飞,纸花飞舞,顷刻间,纸屑落地,纹案渐显,一口鲨鱼牙、脚踩风火轮、身披混天绫的“剪纸哪吒”作品跃然纸上。

  谈及二创“哪吒”创作初衷,程金铭说:“《哪吒之魔童闹海》大热,我就想着能利用这波热度,将剪纸非遗文化与之结合,既能支持国产电影,也能借助电影的高人气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剪纸,达到传承目的。”

  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哪吒”形象作品。程金铭告诉笔者,在二创中他花费不少时间琢磨电影中“哪吒”形象,结合剪纸艺术的特性,他又在剪纸作品中融入了东山元素,让流行的顶流中充满“东山味”。

  “‘哪吒’的头饰‘山’代表我们东山的‘山’字,‘哪吒’的肚兜有蝴蝶的形状,代表我们蝶岛东山。”程金铭说,他创作的“剪纸哪吒”,在服饰纹理等加入东山元素,是为了丰富作品内涵,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让“剪纸哪吒”更具独特性,也让东山文化借热门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让传统艺术变得更鲜活

  当剪纸艺术遇上动漫,传统非遗焕发“新生”。随着纸屑慢慢飘落,程金铭手中的红纸,被赋予了生命。剪纸中,“哪吒”脚踩的风火轮是他进度最慢的一环,如何剪出火焰的生动和层次感?程金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他边剪边说:“风火轮的火焰线条弯曲多变且细密,稍有不慎就会剪断,对手部稳定性以及对力度的把控要求极高。”

  当非遗剪纸艺术与“国潮”碰撞,传统文化也变得鲜活。他说,这场非遗与国漫的盛宴,让传统文化不再“暗淡”,以流量为驱动,不仅拉近了群众与非遗之间的距离,让传统剪纸既“活”又“火”。“剪纸哪吒”推出后,广受好评,不少群众纷纷前来观赏和交流。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程金铭说,这句影片中超燃的台词,如同非遗传承人的写照,艺术传承当与时俱进,在坚守中别具匠心,发扬光大。“未来我会结合更多热门影视、动漫形象创作剪纸,与学校合作开展兴趣班,利用社交媒体发布制作视频和教程,举办剪纸展览和比赛,吸引更多人参与,持续发扬剪纸文化。”

  ⊙朱春燕汤伟欣文/图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7867.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