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硎乡修园村“稻菌轮作”——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日期:2025-03-04 浏览:2 评论:0

  眼下,在仙游县社硎乡修园村的羊肚菌基地,一排排黑色大棚整齐排列。羊肚菌如同小伞,错落有致地长在菌垄上,迎来了采摘上市期。

  据悉,羊肚菌是珍稀食用菌,因菌盖形似羊肚而得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有“素中之荤”的美誉。但它喜阴,对土壤、空气、温湿度和光照要求苛刻,种植难度较大。在羊肚菌的生长过程中,投放营养袋可以帮助土壤中的菌丝生长。

  社硎乡党委书记林琰告诉笔者,乡里将羊肚菌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伞”,着力鼓励发展羊肚菌大棚种植,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学习种植技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个基地的种植规模,已从去年的30亩扩大至今年的300亩,采收上市后也不愁销路,鲜品卖往本地酒店、商超,干品已有收购商提早对接预订。”林琰表示。

  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社硎乡党委政府引领下,修园村2023年10月引进“稻菌轮作”的羊肚菌示范种植项目,通过“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带领村民发展种植食用菌特色产业。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护,创产值近200万元。“去年3月初,该基地的羊肚菌抢鲜上市行情好,鲜品供应本地酒店和省内的大型超市,价格卖到每公斤160元左右,干菇每公斤1000元以上。”修园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罗飞鹤告诉笔者,羊肚菌采摘后,可继续种植水稻或蔬菜,这种菌稻(蔬)轮作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田复种率,增加农田肥力,还能增加群众收入,真正实现了“一田多用”“一田多收”,蹚出更加宽阔的乡村振兴路。陈国孟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8001.html
标签: 莆田绶溪公园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