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被授予2023-2024年度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作为专为台湾来厦就业创业青年打造的孵化平台,自2016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基地已发展成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女性20人,占比66.67%。
近日,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被授予2023-2024年度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作为专为台湾来厦就业创业青年打造的孵化平台,自2016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基地已发展成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女性20人,占比66.67%。 九年来,基地积极响应省、市、区鼓励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聚焦“文创文旅”“研学教育”“新媒体”三大产业,整合两岸资源,建设了包括两岸文化交流中心、乡村振兴与发展中心、两岸研学教育体验中心、两岸青年就业创业中心、新媒体培训中心在内的“六中心一家园”,成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 搭建平台 汇聚多元“她力量” “入驻基地的我们来自各行各业。”聚融壹家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杨于萱介绍,这个拥有多元“她”的集体,让大家在交流时能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不仅丰富了生活,也助力各自的行业发展。 基地提供开放式办公空间与咨询平台,助力两岸青年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已引领约150个团队、300名台湾青年在集美创业就业,每年服务5000人次台胞,为台湾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何惠菁就是多元“她”中的一员。作为海芋志愿队队长,她跟队员们在集美区的志愿服务中崭露头角。“海芋的花语是‘传递幸福’,我们希望将台湾社区的治理经验融入集美,为当地居民带来幸福。”何惠菁介绍,海芋志愿队是一支由台胞、台属、台配组成的志愿队伍,依托基地,目前已有成员105人,其中约9成是女性。 推动交流 助力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 基地致力搭建起两岸青少年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两岸青少年研学体验营等海峡论坛相关配套活动,9年来吸引10000多人次来厦研学。 同时基地打造“集美区两岸乡村亲子学院社区示范点”项目,以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开展六大系列亲子课程,并入选2024年厦门市妇联“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其中,不得不提起多元“她”中的蔡淑玲。蔡淑玲是聚融壹家亲子学院特聘讲师,在台湾做老师的她,多年前跟随丈夫的脚步来到厦门。“自己有教学经验,也有育儿经历。”蔡淑玲说,想更好地融入集美,于是发挥所长投入妇女儿童工作中。“也希望借由我从一个职业妇女变成家庭主妇,又从家庭主妇再出来的过程,鼓励更多女性朋友走出自己的路。”蔡淑玲说。 扎根集美 为乡村振兴打call 基地还在集美开启了一段乡村振兴助力之旅。2019年,基地进驻后溪城内闽台小镇,通过古村落改造、“美丽庭院”建设,在人才、文化等五大振兴板块取得成效,目前已吸引27个项目入驻。 在基地的扶持帮助下,台青积极挖掘历史人文,在城内村打造了复古供销社、酒铺、药铺、黑猫树屋、婚庆体验馆等场所,以及“两岸特色庙会”“手创青村”“月老办事处”“村浪市集”等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文旅IP,也让后溪城内这个百年村落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这里台湾同胞和本地人各半,大家都觉得融合得很好,沟通也没什么障碍。”正如基地员工余奕萱所说,正是因为拥有一个包容开放的工作环境,基地在两岸融合、乡村振兴之路上才越走越宽。 图:两岸乡村亲子学院课堂开课。(基地 供图)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9567.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