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福敬 实习生 朱惠娥) 3月11日,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一台身高1.8米的机器人迈着小碎步和大家打招呼。这是本次泉州市“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上推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之一,它与人一样高的身体,即将面向“家庭、养老、轻工业及特种工业”等跨场景服务矩阵。
一直以来,人形机器人在科幻小说、电影中较为常见。但在现实世界中,它是最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才开始崭露头角的。在全国各地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泉州市“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建设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
泉州先进院副院长梁培栋介绍说:“我们是国内最早做服务机器人的,2000年开发了国内第一代导游型服务机器人。目前,已汇聚来自国内顶尖院校的机器人开发人才130余名,并拥有13个省部级以上的机器人研发平台,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工信部机器人产业链的优秀单位。通过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已累计产生200多项项目,申请知识产权500多项,实现了六大系产品的全面布局,涵盖体育、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此外,平台还在打造一个超人型机器人,“通过结合‘肉体’和‘灵魂’,机器人不仅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完成任务,还能像人一样去理解、处理各种复杂的环境。以满足复杂环境和高危环境的操作需求。这些产品的矩阵智能发展,将结合趋势性的内核,实现真正的“灵魂附体”,在智能康养、服装鞋服、能源石化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自2016年成立至今,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深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领域,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器人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通过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和动态交互,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泉州纺织鞋服、智能家居、体育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的示范应用。泉州先进院院长李瑞峰说到,“打造一个立足泉州辐射全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助力更多“泉州智造”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是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彬提到:“结合泉州特色产业需求,开发适用于当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不仅为泉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更将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全面绽放的重要序曲。”
尽管成立时间短,“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将在下阶段的产品产业中发挥作用,并计划通过平台链接更多岗位、人才、资金和项目,同时围绕智能家居康养、柔性作业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管理运营方式,满足绿色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