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陆续进入春耕备播关键时期,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我市水利部门积极行动,抢前抓早,加强统筹调度,做好春灌保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筑牢用水根基。
一、科学分析,建立春灌用水台账
秉持“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的原则,主动与水文、气象、农业等多部门紧密沟通对接,并发挥泉州市灌溉试验中心站作用,通过对气象数据、土壤墒情、农作物需水规律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精准掌握灌区水资源现状和用水需求。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管理要求,建立详细的春灌用水台账,为春灌供水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经梳理,我市有春灌任务的大中型灌区共19个,预计春灌面积42万亩、计划用水量9000万立方米,其中山美灌区今年预计春灌面积达15万亩,计划用水量3000万立方米。
二、加强调度,蓄水保源增加供水量
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的骨干作用,通过上下游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电站库区调蓄等方式,保持出库流量均衡下泄,尽可能增加灌溉供水量。截至3月10日,全市20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5.77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的55.2%,同比去年偏多3905万立方米,同比多年偏多2811万立方米,可为春季农业灌溉提供充足水源保障,确保春灌期间农田“喝饱水”。
三、设施检修,保障水利工程稳定运行
利用冬春兴修水利黄金时间对渠道、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春灌期间渠道测控系统能正常使用。深入一线调度,指导灌区管理单位加大渠道淤积物的清理力度,对病险渠段和“卡脖子”关键部位实施改造升级,仅山美灌区就投入约300万元,清理干、支渠10余公里、维修闸门设施7处,修复水毁工程5处,全面打通输水“生命线”,保障灌溉渠网安全畅通。
四、政策支持,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持续推进山美灌区、泉港泗洲、惠安惠女等6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2024年完成投资2.03亿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14万亩,有效提升渠道灌溉保障能力。2025年将重点推进山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亿元,预计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000万元,同步开展6个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创建,加强灌区日常管理,不断提升灌区建设管理水平。
我市目前共有大中型灌区19个,其中山美灌区是福建省最大的灌区,覆盖泉州鲤城、丰泽、洛江以及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台商投资区等 8 个县(市、区)。接下来,我市水利部门将发挥山美大型灌区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优势,适时调整用水计划和方案,推进春灌供水保障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用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