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芝山公园开放“共享茶摊”,成为漳州人“呷茶话仙”好去处
家门口的零成本“茶客厅”

市民使用“共享茶摊”惬意呷茶
漳州人爱喝茶,民间素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事无大小,先来呷茶。烫壶、置茶、注水、刮沫……泡茶的一招一式早在上一辈的潜移默化中成了本能,一把茶壶,几泡茶叶,就足够漳州人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
近日,漳州芝山公园内开放了“共享茶摊”,吸引不少周边市民前来“呷茶话仙”。
现象
茶桌眨眼间被借光
从芝山公园的南门进入,沿着主路步行至清风亭,便可见开阔的草坪上,丛丛花朵铺成地毯,到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下午两点多,这里已经聚集着不少拎着茶叶和茶配的市民,耐心等待着“共享茶摊”的开放。
春来百花艳,芝山公园里花团锦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园。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漳州市风景园林中心在芝山公园开放“共享茶摊”。“共享茶摊”的设备由市风景园林中心提供,共有12张茶桌、48把椅子以及15套茶具可供借用,加上周边的几张石桌,约可满足50多位市民的泡茶需求。市民游客仅需凭借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登记,便可免费借用一张桌子、一套茶具、一个开水壶及若干椅子和不限量的开水。茶摊为自助模式,市民按照《芝山公园便民泡茶点服务指南》操作即可。
三点钟一到,市民们排着队依次进行登记,领取茶桌和茶具,再接上一壶滚烫的开水,欢喜地准备泡茶去。一时间,凉亭里、绿地旁、树荫下,摆满了茶座,有三五好友,亦有阖家小聚,沸水注入茶盏的流水声、茶器清脆的碰撞声、谈天说地的欢笑声,好不热闹。
“我也是听说有这个茶摊后第一次来,没想到这么快就都借完了。”来晚的市民周女士被志愿者告知已经没有桌椅了,只能提着茶叶,看着周围热闹的茶座遗憾地说:“下次我得早点来。”
芝山公园“共享茶摊”位于公园中心的开放共享绿地,连接儿童游乐区及樱花林片区。“这里平时的人流量就比较大,草坪旁设有休憩凉亭,大树林荫下,游客在品茗休闲的同时还能观赏公园美景。”芝山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叶琳说,茶具的卫生问题也不必担心,管理房内设有消毒柜,管理处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每日对茶具进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声音
实在是太方便了
林语堂曾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可见漳州人的茶桌不只摆在家中,无论是高档茶楼包厢,还是江边的简易桌椅,只要茶斟满了,就有说不完的话。
市井百姓喝茶随时随地,随意随性,“共享茶摊”正是为这种便利而生。麻糍、水果、零食摆上一桌子;一个盖碗、一个公道杯、茶杯数盏,再来一泡白芽奇兰,空气中都氤氲着乌龙茶香。市民吴先生一家和好友趁着周末一起到芝山公园泡茶小聚。“我们自己带了桌椅和茶具准备来泡茶的,结果忘记准备热水,刚好发现这里有共享茶摊,即使没有借用器具也可以接水泡茶,实在是太方便了。”吴先生表示,这种模式对于爱泡茶的漳州人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这种“共享茶摊”模式,早在2023年便开始了。据叶琳介绍,2023年9月,漳州市风景园林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扩展绿地开放共享空间,积极探索打造“公园+”共享模式,在中山公园试行“共享茶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在社交媒体上,还有游客表示“漳州的公园太贴心了!配小桌子小椅子专门给喝茶聊天,还有清洗茶具的水龙头。”
四点半一到,市民们不约而同地再次排起队伍清洗茶具,归还桌椅。茶客们散去时随手带走垃圾,公园里只余淡淡茶香。
“共享茶摊”的开放拓展了公园自然、文化与社交属性,提升了城市公园服务能力,不断丰富着群众休闲娱乐生活。在公园里“呷茶话仙”成了漳州人的时尚,寻一个闲适的半天,找一块视野开阔的硬地,伴着风景喝茶聊天,便是属于漳州人的松弛感。
☉本报记者黄天航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