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号”上新,“漳州造”首台(套)竞相涌现——既是“潜力股” 也是“实力派”

日期:2025-03-20 浏览:2 评论:0

  “首字号”上新,“漳州造”首台(套)竞相涌现——

  既是“潜力股”也是“实力派”

  ⊙本报记者蔡楠楠通讯员魏永金

  佳龙科技研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受访企业供图

  佳龙科技研发的“全自动六面二次装袋机”,实现生产线运行效率翻番;东刚精密机械历时三年,成功制造出全省首台“高精密数控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加工中心”;还有太阳海缆的“额定电压535kV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海底电缆系统”……

  近日,随着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公布,新一批3个“漳州造”装备走到聚光灯下。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装备产品,包括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包括国内首台(套)和省内首台(套)等基本类型。

  在这个榜单上,我市共有19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通过省级认定,主要来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食品加工、新能源与环保技术、高端装备与精密制造等产业领域,均具备市场化应用潜力。

  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大米包装设备领域的引领者,其2024年研发的“全自动六面二次装袋机”可谓是“拳头”产品。

  走进企业车间,只见技术人员正抓紧调试设备,准备在数日后将其移交客户手中。在全自动生产线上,大米首次装袋后经抽取真空形成米砖,由传送带送入二次装袋机,随后装入纸箱,数道工序一气呵成。

  超市中常见的大米,通常有着两层包装。内层是抽取真空形成的米砖,外层则是凸显品牌的精美包装。二次装袋既卫生又美观,是主流大米产品的包装方式。然而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大米二次装袋工序长期依赖人工操作。

  “我们自主研发了匹配传统装袋生产线的二次套袋设备,实现从一次装袋到二次装袋的全自动生产,将生产线运行效率由500包/小时提升至超1000包/小时,装袋合格率提升2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人工干预率达90%。”佳龙科技高级工程师卢远计说。

  首创,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要义。《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申报产品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率先进行根本性改进,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取得重大突破。此外,申报单位掌握装备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2022年,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五轴卧式加工中心,成为航天航空零配件生产领域的新锐力量,已入选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此番,公司制造的全省首台高精密数控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加工中心再度上榜。

  双工位的高精度“交换”,是该设备的卖点,也是技术上的难点。据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木介绍,设备的主轴工位专注加工,另一个工位为主轴备料,通过0.003mm级的精密定位确保交换时的精度一致,可以保持主轴不停,大幅提升加工效率。

  近年来,东刚精密机械每年投入营收的15%用于科研,频频收获硕果。科研人才队伍方面,公司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挑选人才进行长时间的针对性培养。

  目前,东刚精密机械的高精密数控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已售出数十台,佳龙科技的全自动六面二次装袋机研发成功后立即被订购,良好的市场化应用潜力也成为企业研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内生动力。

  在漳州,像东刚精密机械这样频频登上首台(套)榜单的企业还有不少。佳龙科技、纬龙机械、漳州科华技术的创新成果分别取得两个省内首台(套),漳州金钥匙机械的生产线装备产品则3度拿下省内首台(套)。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技术产品升级迭代的关键一环。《办法》中明确,对成套装备、单机设备属于国内首台(套)的按不超过市场销售单价60%、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属于省内首台(套)的按不超过市场销售单价30%、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市工信局装备科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着力推动首台(套)装备在研发端和应用端两端协同发展,以市场需求带动装备研发,以示范应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升级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1589.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