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泡面烫伤牵出“睡眠隐形杀手”
男子一晚呼吸暂停了400多次 医生提醒警惕猝死风险
40岁的刘先生在煮泡面时不小心被烫伤,送往医院急诊科后,经查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据多导睡眠监测,他一个晚上呼吸暂停了400多次,有猝死的风险。
现在许多人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倡导将良好的睡眠习惯置于生活的首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樊冀闽表示,就诊患者大致可分为睡不醒(睡眠呼吸暂停)和睡不着(失眠)这两类,建议长期打鼾或失眠超过3个月的,应到睡眠专科完善多导睡眠监测(PSG)或量表评估,及时治疗。
被烫伤的病人
夜里睡觉时经常被憋醒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了由急诊科收入院的患者刘先生,他是因为煮泡面时被烫伤而被送到医院急诊科的。40岁的刘先生夜里睡觉时反复被憋醒,于是起来在小区里跑步,希望自己累了可以好睡一些。跑步后,刘先生为自己煮泡面时,因为太困而不慎被烫伤。
在急诊科,医生询问了刘先生的过往病史。刘先生说,他反复打鼾已经有10余年了,近几年症状更加严重,更糟糕的是夜间睡觉时经常被憋醒,大概每一小时一次,以至于晚上不敢平躺睡觉,只能靠着床头入睡,即便如此,睡着后仍然常会被憋醒。夜里没能睡好觉的刘先生白天常打瞌睡,甚至开车时也犯困,近几年已不敢开车了。
医生考虑刘先生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将其转入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治疗。在睡眠医学中心,医生给刘先生做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其一个晚上呼吸暂停了400多次,呼吸紊乱指数96次/小时,最低血氧饱和度仅为38%,平均血氧饱和度也只有65%。“他的睡眠里,多数都是浅睡眠,深睡眠只占5%,属于典型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樊冀闽说,对刘先生而言,这种状况,有猝死的风险。
被称为
夜间呼吸的“隐形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是怎样产生的呢?樊冀闽介绍,人在睡觉时神经会放松,舌体会稍微下垂,如果鼻咽腔狭窄,舌体比较肥厚,会造成气道变窄,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就会产生激烈的震动,发出鼾声;当鼻咽腔明显狭窄,舌体继续下垂,直至气道塌陷90%以上,只有一点点空气被吸入或呼出,甚至是呼吸暂停,这个现象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当人体长期不间断处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心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都会出问题,会诱发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症候,即OSAHS。而诊断OSAHS的金标准为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戒烟戒酒、侧卧位睡眠),呼吸机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呼吸机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方法。”樊冀闽说。据介绍,刘先生进行了呼吸机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已经适应,在佩戴呼吸机的情况下可以平卧休息,白天精神也好多了。
睡眠呼吸暂停是夜间呼吸的“隐形杀手”,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4%~7%,中年男性患病率为10%~20%,女性绝经后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肥胖(BMI≥28)、颈围粗(男性>43cm,女性>38cm)、中老年人群是主要高发群体。
“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夜间严重打鼾、呼吸暂停(憋气后突然惊醒)、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如开车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樊冀闽说,未经治疗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梗、脑梗。
当心
“睡不醒”和“睡不着”
“有的人被‘睡不醒’(睡眠呼吸暂停)折磨,有的人因‘睡不着’(失眠)而苦恼,这是睡眠问题最常见的两类。”樊冀闽介绍,失眠是睡眠的“慢性消耗战”,我国成年人失眠患病率为12%~30%,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5倍,高发人群包括压力群体(职场人士、学生、产后女性)、慢性病患者(如焦虑症、抑郁症、慢性疼痛患者),老年人(60岁以上人群失眠率超40%)。
失眠的常见表现有:入睡困难(躺下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睡眠维持障碍(频繁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早醒(比预期提前1~2小时清醒),会导致白天疲劳、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甚至影响工作社交。“失眠更多与心理行为相关,需身心综合调理。”樊冀闽说,可通过调整错误睡眠认知、限制卧床时间等改善睡眠效率,优化生活方式如保持固定作息、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营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等,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缓解焦虑来进行身心调节。
“睡眠障碍多为慢性病,需医患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樊冀闽提醒,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就医,科学认识疾病、积极干预治疗,失眠患者勿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呼吸暂停患者忌用酒精助眠。(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 林志安 实习生 王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