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一冬的蛇类开春以来不时惊扰市民,我市各路救援队伍纷纷出手
且听“捕蛇者说”

消防员捕蛇现场

黎明救援队一次捕获两条蟒蛇
春雷惊百虫,蛰伏一冬的蛇类也按捺不住“踏青”的热情,纷纷“出巡”。农田里盘成“麻花”的菜花蛇、晾衣绳上伪装成“绿丝带”的竹叶青、公园长椅旁“直立蹦迪”的眼镜蛇……这些神出鬼没的“邻居”让市民直呼“惊不起”。
入春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市黎明救援队、市蓝天救援队频繁接到与蛇有关的求助,于是,他们穿梭在丛林、山区、居民平房后院、公园草地灌木等地,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紧张刺激的“捕蛇大战”。这些救援人员凭借专业技能和无畏勇气,成为守护市民安全的“驱蛇先锋”。
市消防救援支队
精准捕蛇绝技源于定期学习
在大众印象里,消防员大多是与熊熊烈火作斗争,其实,捕蛇也是他们日常救援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到蛇类警情426起。
春天的蛇,由于刚从冬眠中苏醒,身体还较为僵硬,行动没那么敏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危险,一旦受到惊吓,依然会发动攻击。
为了应对这一特殊任务,我市消防员们可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定期组织学习捕蛇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蛇类的生物学特性、蛇伤急救知识,深入了解蛇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栖息环境以及不同种类蛇的特点等。同时,开展捕蛇专项训练,练习使用捕蛇工具,如捕蛇夹、捕蛇钩等,掌握精准夹住蛇身、控制蛇的技巧,并邀请专业捕蛇人士到队开展现场教学,从生疏到熟练,他们逐渐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捕蛇方法。
3月15日中午,市消防接到平和县黄井村村民求助,称在一处民居的后院,出现一条一米多长的眼镜蛇。消防队员迅速赶到现场,只见那条大蛇正盘踞在柴堆旁,吐着信子,发出“嘶嘶”的声响。
“动作轻一点靠过去,别惊到它!”黄井消防救援站干部张伟祥眼睛紧紧盯着眼镜蛇,压低声音说道。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拿着捕蛇夹,慢慢靠近,脚步放得极轻,生怕发出一点动静。“这蛇看起来挺凶的,不过刚睡醒,应该没什么力气。”队员陈泽鸿小声嘀咕着。“别掉以轻心,还是按计划来。”张伟祥提醒道。
陈泽鸿找准时机,猛地出手,用捕蛇夹精准地夹住蛇的七寸。大蛇瞬间扭动起来,身体剧烈地挣扎,发出“簌簌”的声响。“快,拿袋子!”张伟祥喊道。队员们迅速递上准备好的编织袋,稳稳地将蛇装进袋子里。“好了,抓住了!”大家长舒一口气,居民们纷纷围过来,脸上满是佩服和感激。
消防员在抓捕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持安静和动作的迅速、准确。他们深知,一旦惊扰到蛇,让其逃窜,不仅抓捕难度会增加,还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更大的威胁。
市黎明救援队
面对巨蟒需要技巧冷静耐心
自去年以来,市黎明救援队已捕获各类蛇近300条,已然是守护市民安全的“驱蛇先锋”。
3月18日下午,救援队接到居民求助,其养殖场出现一公一母两条大蟒蛇,一条4米长,另一条3米多,盘踞在角落,人们怕被攻击,不敢靠近。救援队队长许渊道迅速带队前往。
队员们赶到现场,只见两条蟒蛇相互缠绕,村民惊恐围观,小声议论。许渊道神色凝重地提醒:“蟒蛇虽看似温顺,可受惊吓依旧会伤人,大家务必小心。”队员张漳荣和林金财手持蛇钳,慢慢靠近,紧盯蟒蛇。许渊道一边指挥疏散群众、拉警戒线,一边叮嘱:“先清理周边,别让它们有机会逃窜。”
这时,4米长的公蟒蛇察觉到危险,吐信子、发嘶声,扭动粗壮身体。“它警觉了,大家稳住。”许渊道压低声音说,随后用蛇钳轻触蛇尾,想将其引到空旷处。公蟒蛇受扰,缓缓爬行。“快,准备捕蛇网!”许渊道大喊。队员们举起捕蛇网严阵以待。公蟒蛇爬到开阔地,许渊道瞅准时机下令:“上!”众人一拥而上罩住它。公蟒蛇挣扎力量巨大,队员们难以招架。“用力按住,别让它跑了!”许渊道一边喊一边使劲按网。最终,在队员们齐心协力下,把公蟒蛇装进特制蛇笼。
捕获公蟒蛇后,队员们又盯上母蟒蛇。此时母蟒蛇因同伴被捕变得更警觉。“这母蟒蛇不好对付,已逃到石棉瓦下躲着。大家小心靠近。”许渊道慢慢掀开石棉瓦,突然母蟒蛇闪电般地向队员攻击而来,队员们利索地闪躲开来。许渊道拿蛇钳靠近,夹住母蟒蛇头部,想让它离开石棉瓦。母蟒蛇发出“嘶嘶”警告声,缠得更紧了。
僵持不下,大家只好等待更好的时机。“好机会,准备捕蛇网!”发现母蟒蛇基本离开石棉瓦后,许渊道下令,队员们迅速就位,捕蛇网落下,它被成功捕获。“终于抓住了,可算松口气!”队员们擦着汗长舒一口气。居民围过来对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养殖场主人感激不尽。
此次抓捕,队员们始终保持警惕,紧盯蟒蛇动向。他们明白,面对大型野生动物,不仅要技巧,更需要冷静和耐心。
市蓝天救援队
在“实战”中积累总结经验
春日来临,万物复苏,蛇类活动也日益频繁,给市民生活带来不少惊扰。市蓝天救援队担当起守护市民安全的重任,成为名副其实的“捕蛇卫士”。
救援队队长郑镇西深知捕蛇技能的重要性,他积极联系专家,为队员组织各蛇类知识培训,学习不同蛇类的生活习性和抓捕要点。队员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经验。
3月19日,救援队接到紧急求助。一位车主前往4S店保养许久未开的小汽车,养护工作人员打开引擎盖时,竟发现一条草花蛇蜷缩其中,大家顿时吓得不轻。郑镇西带领队员迅速赶到现场。他一边安抚现场人员,一边仔细查看情况。“草花蛇大多无毒,但受惊吓可能会咬人,大家还是要小心。”郑镇西边说边观察蛇的位置。
队员洪鹏嵩手持捕蛇工具,轻轻靠近草花蛇。他用树枝轻轻触碰蛇身,试图将其引出。草花蛇受到惊扰,缓缓移动。“准备好捕蛇夹。”郑镇西喊道。待蛇完全暴露,洪鹏嵩果断出手,成功夹住草花蛇,将其装入袋子。
几日前,市区新行街一处老民宅也出现草花蛇。居民发现夹层楼上有蛇头吐信,惊恐万分。郑镇西果断带队前往。老民宅结构复杂,夹层空间狭小且杂物众多。队员们发现草花蛇在夹层间灵活穿梭,抓捕难度极大。抓这头它跑那头,多次抓捕均未成功。
郑镇西迅速调整策略,他让队员们找来杀虫喷雾。“我们用喷雾固定它一头的行动,把它往另一头赶。”队员们依计行事,一人在一头持续喷洒喷雾,干扰草花蛇行动。草花蛇果然向另一头逃窜。洪鹏嵩手持钩子,在这头严阵以待,待草花蛇靠近,他精准地用钩子将其勾住,缓缓向下拉。与此同时,队员欧阳志亮拿着袋子在下方接应,稳稳地将草花蛇装入袋中。
在每一次捕蛇行动中,蓝天救援队都展现出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确保每次任务都能安全、高效完成。行动结束后,队员们还不忘提醒市民,春季蛇类活动频繁,车辆长时间停放前最好检查一下;居住老房子要定期清理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相关链接
遇蛇冷静求救为上来自救援队的建议“礼包”请收好
在这个蛇类频繁出没的季节,市民们如果遇到蛇,千万不要惊慌。市消防、市黎明救援队和市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纷纷给出具体建议。
“首先,不要试图自行抓捕,尤其是不认识的蛇,因为你无法判断它是否有毒以及毒性的强弱。大部分蛇其实是怕人的,只要你不主动招惹它,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你。”许渊道介绍说,如果在户外遇到蛇,要保持安静,慢慢后退,不要做出突然的动作,避免激怒它。如果蛇进入室内,不要慌乱,先把门窗关好,防止它逃窜,然后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来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减少杂物堆积,这样可以减少蛇类藏身的地方。”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郑镇西表示。市消防救援支队编的顺口溜在民间更是流传开来:“春来蛇出洞,莫当叶公翁;遇蛇三米外,报警莫逞雄。厨房常清淤,后院勤修蓬;公园石板路,手电照前胸。”
这些“被捕”的蛇去处如何,“捕蛇者们”说:“捕蛇不为杀生,只为给迷路的‘邻居’找个新家。”
☉本报记者李润
通讯员涂林发赖桂碧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