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厦门集美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我省共有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4个方面,我区“项项达标”“校校达标”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集美区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我省共有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据悉,教育部这项评估认定,旨在“让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评价指标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且所有细项指标要求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项项达标”“校校达标”。评估历经市、省、国家层层验收,来之不易,此次集美区通过评估,标志着集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水平发展获国家认定。 想方设法缓解“入学难” 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近年来,为下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盘“大棋”,集美区先后出台了《集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集美区幼儿园空间布局专项规划》《集美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科学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和规划。先后启用凤鸣实验小学、仁德实验小学、华大附校莲花校区、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柏涛实验学校等中小学校,加速学校补短扩容,有效增加学位供给,想方设法缓解“入学难”。 “预计今年天水小学项目、灌南中学高中部项目将投入使用,可新增4530个建设学位。”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新建学校的陆续启用,将更加合理分流热点学校的溢出生源,并通过学位供给的增加,有效消除部分学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 集美区还致力于优化办学环境。目前,全区公办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全部按省颁标准配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室)藏书量均达省颁Ⅰ类标准。中小学校均有自动录播教室,统一接入集美区教学视频应用服务平台。建成集美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让学生畅享“数智校园”。 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校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坑内小学原本是集美区偏远山脚下的一所小学。 2021年,学校易地搬迁至新校区。刚搬迁时,学校没有校门、没有操场,如今,这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八成以上的学校,拥有VR智慧教室、3D打印机等智能化现代校园配置。 和坑内小学一样实现蜕变的农村校、新办校,在集美区还有很多。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集美区的第一个“解题思路”,就是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小片区管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增值。 2021年12月,集美区启动集团化办学,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组建教育集团,以龙头校优质资源激活合作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新办校教育水平,组建了集美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另一种是组建“1+X”合作办学体,促成13所优质学校与13所乡村学校联合办学,推动提升乡村学校质量。 集美的另一个“解题思路”,是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拓宽办学路子,通过“高位嫁接”名校、高校资源,促成多个合作办学项目,打造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校。早在2006年,集美区就开始尝试引入名校资源,促成灌口小学、灌口中学分别与厦门实验小学、厦门一中“高位嫁接”。此后,集美区又先后与省内外多所学校合作共建,例如全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要基地——福建教育学院,以及百年老校南京师范大学。 引优秀人才扎根嘉庚故里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乔建中是滨水学校的首席教育专家,在他的组织下,学校利用九年一贯制优势打造了“中小衔接”教学实验课,让孩子们在区初中入学考试中表现优秀。 像乔建中这样的教育“大咖”,集美区还聘请了不少。自2021年起,集美区聘请9名教育名家任区教育发展顾问,柔性引进30多位高层次教育人才。这些在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专家,组成了集美教育发展的“智囊团”。 集美区还成立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小学管理研修室、幼儿园管理研修室和名师发展工作室等,发挥名校长、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教育干部,集美区开展教师培育“五航”工程,从全员培训、新师成长,到名师示范、干部研修等,进一步优化“教科研训”一体化培训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队伍结构,近年来集美更加大力度招贤纳士,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以优厚的政策待遇、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引、育、留”措施,向高层次教育人才和优秀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嘉庚故里。 链接>> 在教育“双减”中做科学教育“加法” 不久前,杏东小学的特色课间活动获中央电视台关注报道。学校通过科普教育和科创教育,引导孩子们“玩转”科学,点亮课间时间,在实践中成长为“小小科学家”。 杏东小学是集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缩影。近年来,集美区扎实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教研和科技创新工作,搭建市、区名师工作平台,科学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在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集美区学生有90人次以上获得国赛奖项,300多人次获省赛奖项。厦门英才学校更因人工智能教育优势,被评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与此同时,集美区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实现学校基础环境数智化、教育教学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坑内小学,不仅拥有智慧农场、创客空间、3D打印机、智慧放学告示牌,还自主开发以虚拟币为载体的学生融合教育和智能存取柜等智能化设施。 图一: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区教育局 供图) 图二:孩子们在学校里快乐成长。(区教育局 供图) (文/记者 许晓霞 林桂桢 通讯员 董炳娟 来源:集美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2616.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