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品质的电池托盘
创新“托”起大市场
工人在对产品进行精细打磨。全媒体记者 林罗晓 摄
□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3月中旬,位于仙游县的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焊接、涂装、装配等环节的工业机器人挥舞机臂,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托盘从这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记者看到,现场等待出货的产品整齐摆放,将发往全国各地。
电池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托盘对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电池托盘需求量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我们的电池托盘订单预计同比增长200%。”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兴文介绍,公司最近新投产2条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成立于2022年3月的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和电池壳体的生产。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中,该公司如何脱颖而出?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艺及设备部经理罗振表示,公司将创新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尤其是在产品的轻量化、高强度、高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升电池壳体的性能,我们技术团队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反复试验,经过上百次尝试,终于研发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技术员宋纪平介绍,该材料应用在电池壳体后,不仅显著降低了壳体重量,还提高了抗冲击性和耐腐蚀性,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与安全性。
这样的创新元素,在生产线上不时可见。
水冷板是确保新能源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的关键部件。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高性能水冷板。其内部流道结构经过优化设计,冷却液能够高效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水冷板还通过了严格的气密性和耐腐蚀性测试,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目前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焊接工艺则是创新采用“摩擦搅拌焊”,省去了传统焊接工艺中的打磨、补焊和密封检测环节,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损耗,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特别适用于对密封性要求极高的电池壳体。
在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焊接机器人在高效运转。“我们引进了国际领先的弧焊工作站,配备了专业的焊接机器人,并不断改造升级,实现了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员表示,完成一个壳体的焊接只需7—10分钟,比之前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不断提升。
新闻链接
记者了解到,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工艺创新,产品的气密性测试合格率从95%提升至99.5%以上,水密性测试合格率达99%,满足了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为公司赢得了订单。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企业,该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所生产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有效降低了汽车能耗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