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十年磨一剑 老旧小区改造焕发新生机

日期:2025-03-26 来源:厦门市厦门市有什么旅游景点 作者:厦门旅游景点推荐 浏览:317 评论:0

3月25日讯(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夏思萱)春日的晨光洒向厦门市思明区老旧小区,新铺的廊亭里老人闲坐聊天,焕新的报箱映出楼下的繁花,智慧门禁系统守护着居民安全……经过十年深耕,这座中心城区以“民生为本”的理念,让老旧小区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蜕变。

十年耕耘结硕果 民生工程惠万家

作为厦门市老旧小区体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城区,思明区辖内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达1124个。自2015年率先试点改造以来,该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绩效优异县(区)。截至2025年1月,思明区累计完成739个小区改造,惠及13.29万户居民,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系统施策破难题 创新模式显成效

思明区创新构建“123456”全过程管理机制,成立四级协同专班,统筹住建、市政等多部门联动,破解污水管网、缆线入地等难点。通过EPC模式压缩工期,引入国家电网、华润燃气等企业出资2.3亿元,实现“政府主导、多元共担”。官任社区新港广场居民自筹300万元改造基础设施,海燕新村小区凭借“党员会客厅”发动居民参与,获三项专利助力垃圾分类,湖滨名宫小区以“零投诉”完成改造,成为基层治理典范。

长效治理谋长远 激活内生动能

“改造不仅要‘一时美’,更要‘持久新’。”思明区委书记林重阳强调。该区建立“回头看”机制,跟进早期改造小区需求,将养老、托育等民生清单纳入规划。通过空间盘活实现“自我造血”,如槟榔东里小区新增405个车位,未增物业费却扭亏为盈。如今,改造后的小区释放消费潜力,助推城区能级提升。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思明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支点,书写着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这场持续十年的“觉醒年代”,不仅重塑了街区风貌,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澎湃动能,为全国城镇更新提供了“思明样本”。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2839.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