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三元区城东林场利用地方专项债资金,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成功购买4张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这是地方专项债首次参与林业资产交易,为林业政策性投融资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交易的4张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分别由三元区中村国有林场、白叶坑国有林场、吉口国有林场和楼源国有林场创设,涉及林地4045亩,林木总蓄积量超5万立方米,票面金额分别为414.42万元、880.25万元、236.6万元和420.1万元,总成交价2007万元,溢价率2.85%。
林木变现,赋能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这笔交易资金将用于更新造林、中幼林抚育、森林资源管护、基础设施更新维护等领域,有助于提升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水平,推动林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这是一笔“生态账”和“经济账”双赢的交易。
该笔资金来自三元区林业局申报的三元区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所获批的地方专项债,通过区林业局拨付给建设单位三元区城东林场。资金用途明确,主要用于林木资产流转、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天然林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而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属于林木资产凭证,符合地方专项债资金投向要求。
三元区城东林场借助林业生物资产票据这一金融工具,实现自然增值资产合规入表,让升值部分“显形”变成体现在账面上的财富,合法地将每年林木自然增长资产近100万元纳入资产负债表。对于企业而言,随着林场固定资产逐年增加,对外融资能力也将显著提升。
通过购买林票,地方专项债资金拓展了投资渠道,完成了“物尽其用”,有效支持了林业生态项目开发,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自“林票2.0”上市交易以来,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已累计完成9宗交易,总成交金额达2951.52万元,其中,社会资本参与交易3宗,成交金额95.72万元;地方专项债资金购买4宗,成交金额2007万元;此外,还完成质押融资2宗,融资金额848.8万元。
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是我市充分吸纳林票探索经验,创新实现森林经营主体所有林木资源的折资量化,创设生成的电子化资产凭证,是一项创新的绿色金融工具。我市着力打通“林票2.0”金融化交易路径,积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林票交易,形成“林票+”机制,不断完善林票交易规则和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形成市场化、规范化的林票制设交易体系,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林票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三明经验”。(陈 渴 通讯员 林 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