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森)近段时间,漳州市华安县竹类植物园新引进的变竹、筠竹、光箨篌竹等竹种已完成阶段性培育,正式进入移植扩繁阶段。这批特色竹苗的出圃,将为县域竹产业升级和生态建设提供新动能。

在园区40亩育苗基地内,工人将已驯化完成的竹苗分批移栽。这些来自外省的珍稀竹种需先进行为期一年的适应性培育,技术人员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控制遮阳棚透光率等方式,逐步把竹苗驯化成适应本地气候。目前园区已积累丰富竹类培育经验,新竹种成活率达90%以上。

漳州市华安县县竹类植物园主任苏毅杰:“我们今天竹类植物园的主要工作是扩种种苗。这个种苗是去年我们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通过苗圃的培育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扩充到那个核心区里了。”

据了解,竹类植物园自建园三十三年来,持续向各地输送优质资源。据统计,园区累计为县内乡镇、部门免费提供青丝黄竹、凤尾竹、青皮竹、小琴丝竹、鼓节竹、花吊丝竹等竹类种苗5万余株。
漳州市华安县竹类植物园现存35属341种竹类,保存的竹子活体标本为竹类科研、教学、科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先进竹业技术传播的重要场所,筛选出的优良竹种和规模化示范基地建立,为区域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