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环城路提升改造工程——漳华路平交路口段航拍记者黄子君摄
近日,北环城路(319国道胜利西路——九龙大道段)提升改造工程启动。本次改造将对道路沿线的金峰北路、西洋坪路等7个平交路口进行修复,解决坑洼问题,确保道路顺畅。
漳州人对北环城路并不陌生,它是连接漳州主城区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之一。近年来,因路面坑洼、堵车恼人、货车络绎不绝等,北环城路饱受市民诟病。
居民:车多、噪音大
司机:人杂、路面洼
说起北环城路,家住大唐世家小区的张秀珍曾抱怨满满:“车多,特别是货车多,儿子儿媳都不愿意我们骑电动车出门。”
噪音问题也影响了该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睡眠质量本来就差,来来往往的车声彻夜不停,根本睡不好。”张秀珍说,连不少来看房的人也都被这条路“劝退”了。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输入“漳州北环城路”,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中,网友纷纷吐“苦水”,抱怨这条路经常堵车,一到雨天更是“水泄不通”。
路旁的居民心中有苦,路上的司机也很无奈。
货车司机林顺明是北环城路上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大货车一般是行驶在最右侧的车道,紧挨着非机动车道。因大货车存在盲区,他经常被越界到机动车道的人吓出一身冷汗。
此外,路面坑洼、车流量大、路口经常堵车也是司机普遍反映的问题。
记者从西洋坪路与北环城路交叉口出发,骑着电动自行车到达大唐世家小区。一路上,来往的挂车、大货车、小货车络绎不绝,耳边的呼啸声此起彼伏,压迫感十足,让人不禁提心吊胆。
一度用于缓解交通压力
如今不堪“重负”
北环城路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超30年。当时,因交通运输量增长,漳州市区319国道和324国道已无法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交通需求。
北环城路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东起现龙文区步文镇,经芗城区古塘、凤梧、新厝、北斗和龙奎,西至上板村,全长10。7公里;道路路基宽23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道路中间设绿化隔离带将上下行车道分开,不论向西或向东行车,均设有快、慢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它的修建有效缓解了当地运输压力。
“这个设计标准放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知情人表示,北环城路是省内第二条国家一级公路工程,仅次于福(州)马(尾)公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北环城路周边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两侧从最初的农田、鱼塘变成如今密集的居民区,仅西洋坪路口到大唐世家路口,路边就至少有6个村社。北环城路成了当地居民通往市区的必经之路。
2021年,北环城路龙文段建成通车,北环城路进一步向东延伸。延伸后的龙文段连接了蓝田经济开发区,青蛙王子、矢崎汽配等企业均位于北环城路沿线。北环城路成了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
一些问题开始显露。
道路设计过时。如今城市重要通道建设多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功能设计”,北环城路(319国道胜利西路——九龙大道段)的双向四车道就显得“太窄了”。
路面破损严重。北环城路承载原319国道功能,往来货车不断,尤其是龙岩往厦门方向的过境重载车通行密集,道路承重力大,再加上在交叉路口频繁急刹车、加速启动,导致交叉路口位置沥青路面损伤、脱粒形成坑洼。
道路改造、路网优化、交通分流
有望彻底“减负”
2022年9月,按照市政道路标准,北环城路进行提升改造,有了更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包括照明设备、隔离栏等。张秀珍告诉记者,改造后,“家门口”亮堂了,横穿马路的行人也减少了。
为缓解北环城路的交通压力,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路网优化和分流措施。
去年11月,G324项目(龙文段)与东环城路项目重叠段拼宽完成导改通车后,东环城路全线贯通。由高新区、同城大道方向驶来的货车有了新的过境通道,货车在经过马洲大桥、东环快速通道至北环城互通主线桥后,依次经过联六线、联十一线、圣王大道,实现快速过境。
此外,由龙岩方向驶来的货车向北可经福巴线、北联络线快速过境,向南可经靖城大道、圆山大道快速过境。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邹水坤表示,随着漳州路网不断优化,目前可实现过境车辆不经过北环城路过境。
林顺明告诉记者,东环城路通车后,他所在的盛辉物流企业就优化了货运路线,大大提高了过境效率。比如从公司到南靖靖城镇,过去走北环城路需要约50分钟,如今从东环城路过境,虽然路程多了十几公里,但整体时间缩短了约20分钟。
此外,今年2月,国道319线漳州靖城田边至牛崎头段公路工程开工。项目建成后,项目起点田下路段将与圆山大道连接,项目终点牛崎头顺接原有国道319线,实现漳州主城区国道改线外迁。新国道的贯通将进一步优化漳州路网布局,提升通行效率,为漳州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至此,在道路提升改造、路网优化和分流等措施下,北环城路将有望彻底“减负”。
记者沈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