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福鼎:念活“山海田经” 绘就振兴图景

日期:2025-03-30 来源:福建日报 浏览:0 评论:0

春意渐浓,置身福鼎乡村间,田野广袤,蓝海潮涌,乡村振兴不断呈现新图景。

在店下镇屿前村田埂上,种粮大户郑宜荣环顾农田笑着说:“现在开始水稻育秧了,加把劲,争取今年再获好收成!”

在太姥山镇潋城村,花木环绕,农家庭院内推窗见绿。村民蒋玉清说:“房前屋后‘改头换面’后,不仅提高了颜值,我们住着也更舒心。”

产业添活力,乡村换新颜。福鼎市紧扣创建“山海融合乡村振兴样板县”的新发展目标,念活“山海田经”,打造高质量、精品化的乡村,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迈出新步伐

沿着山路向管阳镇西昆村前行,5000亩茶园郁郁葱葱。西昆村平均海拔580米以上,高山云雾出好茶。“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为做大做强优势茶产业,我们积极引进茶企,采取‘村委+经合社+合作社+公司+村民’运作模式,出租闲置土地,配套茶厂、茶仓等,不断拉长产业链。”西昆村党支部书记孔永辉说。

“发展有政策,家乡有资源,村里还是孔子后裔聚居地,我们就想将儒学思想和茶文化相结合,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找新机遇,走一条‘儒茶’创制之路。”2011年,西昆村乡贤孔庆德回乡后,以茶为媒、文化为基,让白茶与西昆的文化之名相融相长,并带动一批批茶企、茶农加入,推动茶产业振兴发展,在福鼎白茶发展大潮中稳居一席之地。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在福鼎市八尺门海域,随着一艘艘活水船抵达,近400万尾大黄鱼苗相继跃入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内暂养。

“这批鱼苗由我们与集美大学合作,挑选了不同品种进行示范培育。目前,鱼苗已经长到5厘米,条形好、成活率高,要通过‘分苗’来控制培育密度。”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朝新介绍,暂养可让大黄鱼苗提前适应海区环境,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同时节省成本,方便养殖户挑选。

从育苗到养成、销售,福鼎积极推进全产业链“一条龙”发展。据统计,福鼎市共有38家大黄鱼育苗场,省级原良种场2家,总育苗水体约20万立方米,育苗能力约20亿尾。今年,有25家大黄鱼育苗场开展育苗工作,估计6至7厘米春苗出苗量约9亿尾,占大黄鱼总育苗量60%以上。

近年来,福鼎白茶、渔业两大百亿级产业欣欣向荣,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5亿元,福鼎白茶公共品牌荣获2024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第一;深化海洋渔业“六大工程”,推广深远海养殖网箱54口、环保型撑杆养殖800亩,桐城海尾等5个渔港建成投用,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特色农业亮点频出,栀子产业链突破12亿元,福鼎槟榔芋、桐江鲈鱼摘得“福农优品”品牌授权,全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有效增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三。福鼎获评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县、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

乡村建设展新貌

走进福鼎市山前街道水北村,两岸青山如黛,廊亭、公园、步道错落有致,引来不少市民打卡拍照。

水北村党支部书记谢桂学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水北村先后开展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绿化、水体净化等,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村里深挖历史古迹、民俗文化,串点成线,集观光、文化体验、运动康体、休闲度假于一体,让大家宜居更宜业。

沿着崭新的Y816乡道,步入佳阳畲族乡安仁村,一路山海相映,风光旖旎。“以渔旅融合为切入点,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争取Y816上安线佳阳乡三丘田至安仁段路面改造工程等道路建设,并实施沙埕湾跨海大桥健身步道衔接项目,唤醒大桥两侧现有4公里步道资源,构筑滨海旅游资源风景道,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力。”安仁村党支部书记江招锋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优势和宝贵财富。2024年,福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和“五个美丽”建设,创建美丽庭院190户、乡村微景观78个,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特色样板村5个,创建“标准版”村庄62个、“提升版”村庄35个,整治农村裸房4900栋,推动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整体风貌‘微改造、精提升’,多元塑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乡村图景,全方位提升乡村品质。”福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群开说。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邱祖辉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福建日报|福鼎:念活“山海田经” 绘就振兴图景)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3745.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