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春日画卷中,27日上午,一只误入茶园的中华穿山甲,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人员和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联合护送下重返自然。
“26日,我们在九龙山茶园做日常管护的时候,在路边发现这只穿山甲,当时它的行动比较缓慢,我们立即联系了武夷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来对它进行处理。”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员工蔡小勇说。
当天,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站的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收治。经确认,这是一只成年雄性中华穿山甲,体重2.9公斤,体长65厘米,身上鳞甲完整无外伤,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符合放生条件。
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食蚂蚁、白蚁等昆虫,能有效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白蚁数量。据统计,一只穿山甲一年可以守护350亩林地不受白蚁威胁,因此,穿山甲也素有“森林卫士”之称。
近年来,武夷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护意识,穿山甲等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正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据了解,这是去年11月以来,武夷山第二次发现穿山甲的踪迹,都是市民主动保护起来上报。
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原始森林与村落。
通过持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武夷山当地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近年来,陆续发现并成功放生了娃娃鱼、穿山甲等保护动物。这也说明我们武夷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市民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武夷保护站执法人员王淑科说。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