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观察 | 福安:春韵万象 文旅勃发

日期:2025-04-01 来源:宁德好玩的地方 作者:宁德市官网 浏览:762 评论:0
宁德观察 | 福安:春韵万象 文旅勃发

玉林桃花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吴景华 摄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唤醒了“五福新城全家福安”浓浓春意。

以花为媒,3月21日,首届福建“全家福安”富春诗会暨第十四届穆云畲乡桃花文化旅游季在虎头村启幕,众多省内外著名诗人、学者云集福安,共赏桃花,共赋春天。

三月三”畲族文化周现场,群众在表演《和美金斗洋 欢歌满村寨》 陈雅芳 摄

以歌传情,3月29日,福籽同心·全家福安“三月三”畲族文化周在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开幕,两岸同胞会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叙情谊,欢庆传统节日。

一场场盛会,窥见的不仅是这座以诗立县的韩城底蕴,更是当地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明晰思路。立足乡村资源禀赋,融合“福、畲、茶、古、廉、红”文化元素,福安因地制宜发展“春日经济”,打造农文旅经济新亮点。

一朵桃花玩出新“花”样

虎头村赏花游客络绎不绝 李郁 摄

漫步虎头村,数万株桃花竞相绽放。伴着朗朗诗声于桃林间,头戴簪花、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踏春而来,赏花、拍照……这是首届“全家福安”富春诗会暨第十四届穆云畲乡桃花文化旅游季现场的一处靓丽风景。

每年3月至4月,是福安桃花开得最盛的季节,万亩桃花相继盛开,吸引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从虎头村到玉林村,再到南山村,一路往上皆是桃花,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路走、一路赏、一路拍,畲乡桃源,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一朵桃花如何玩出新“花”样?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消费,福安依托畲乡独有的地域特色,融合“文、旅、体、商、演”等全域要素,将桃花为主打的赏花游扩展到更多领域。在“全家福安”富春诗会暨桃花节期间,还设置了第十四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穆云牛街预热专场、畲族非遗文化成果品鉴专场、少儿主题音乐会、桃林寻缘联谊、十二花仙子桃花茶艺雅集等系列活动,为游客带来春日美好体验。

“春日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我们深挖‘春日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在赏花的基础上加入主题摄影展、非遗文化、茶艺雅集等元素,创造更多春日消费新场景,持续提升由花而生的附加值。”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霁表示。

穆云畲族乡南山村春日桃花盛景 吴景华 摄

赏花+集市、赏花+体验、赏花+购物……聚焦“赏花+”新玩法,花样翻新的融合业态,为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多种产业创造了消费新机遇。对此,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树灿感触颇深:“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春分前后来村里赏花的游客就有20来万人,他们来走一走,顺带买一些乌米饭、桃胶、桃花酒等村里农特产品,带动村民增收。”

玩转桃花新“花”样,离不开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近年来,福安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穆云环乡公路,打通了33个建制村之间的道路闭环,通过提高交通水平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同时,依托“白云山下、最美畲乡”和虎头水蜜桃、溪塔刺葡萄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福安打造了白云山水人家、福穆线两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将当地景观串点成线,让沿线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一片茶叶蹚出新“茶”路

春风拂过山岗,一垄垄茶树吐露新芽,社口镇坦洋村又闻茶香。3月22日,茶香氤氲间,首届“全家福安”富春诗会采风团走进这个以茶闻名的中国传统村落。

“徜徉坦洋村,坦洋工夫茶在我心中美好的感觉一下子又放大了,那是令我心旷神怡的源头,作为一名诗人,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走廊桥、逛横楼、访坦洋茶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汤养宗受到了触动,他表示会在以后的诗句中将这种触动留下来。

甘棠镇北门茶场风光旖旎 李郁 摄

汤养宗心头的触动映射着许多游客内心的感受。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四周茶园碧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得一方好茶。茶不仅成为坦洋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更成为村里发展文旅的最亮底色。

旧时国营坦洋茶场摇身一变成为研学基地,游客不仅可以参与茶园观光、茶事劳作等活动,还能近距离体验世界非遗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感受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喝茶成为“新中式”生活方式,坦洋村也不断耕耘年轻人消费市场,将百年传统红茶和现代工艺融合,引进“遇见坦洋”新式茶饮店,开发“坦洋工夫”新式茶饮、茶点等产品,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

袅袅茶香引客来。如今的春季,不仅是坦洋村村民采茶的旺季,更是村里旅游的旺季,不少游客择一晴好天气,慕名前来踏青、打卡,厚重的茶文化底蕴也吸引各地学校将坦洋村作为学生研学点。流量带来增量,去年,坦洋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小茶叶也能作出大创意。”坦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青青说,“期盼通过有创意的好点子,发挥好村里的茶底子,打造好文化旅游业态,进一步助力村经济发展。”

福安农垦集团王家茶场内,茶农忙着采摘茶叶 吴景华 摄

上春山,在福安,茶园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寻春踏青的好去处。几场春雨过后,甘棠镇北门茶场正式进入春茶采摘旺季,绿意在一垄垄茶树间延展,点缀其间的樱花树更是恰到好处,呈现别样浪漫春色。

北门茶场海拔500多米,常年雾霭缭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生产的翠芽、银亳、茉莉花茶等品种多次荣获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金奖。近年来,当地投资700多万元建设茶韵观景楼、摄影(微电影)基地、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观景亭等,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我们还在茶场引种了1000多棵樱花、套种了油菜花,丰富茶园景观层次,每年春季,来茶园旅游观光的游客很多。”北门茶场负责人刘子富说道。

一脉文化弘扬民族风

“三月三”,踏春来。福安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聚集的县(市),在长期的交融交汇中,畲汉同胞和睦相处,美美与共。农历“二月二”“三月三”等畲族传统节日,成为畲族群众以歌会友的文化盛事,也让这片有福之地彰显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质。

畲族群众在包菅粽 李郁 摄

这些气质藏在一个个和美畲寨里。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如今道路宽敞、屋舍俨然。“畲族武术是金斗洋村发展的最大底色。”全国人大代表、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钟团玉介绍,这些年村里以“武”为媒,引得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村里借势发展起文旅经济。

“三月三”畲族文化周启幕当天,精彩纷呈的节目彰显“民族风”,引得满堂喝彩。会场一侧的畲族服饰、畲族美食等互动体验区也挤满了游客。“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糍粑、菅粽等特色美食受到大家喜爱,我们在家门口也能多增加收入。”金斗洋村村民钟大姐笑意盈盈。

福安举办第六届福安李花文化旅游周宣传活动 李郁 摄

潭头镇李花进入盛开期,漫山遍野、洁白如雪。3月8日,福安举办了“第六届福安李花文化旅游周宣传活动”。李花树下,前来赏春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非遗文化、老电影放映厅、跟我一起唱等互动体验项目,以及漆扇、簪花、彩陶、皮影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福安风土人情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旅经济对虎头村村民吴仁寿来说便是买糍粑的人越来越多:“桃花节已经举办了十多届,这几年我都在路边摆摊子,边售卖糍粑,边向游客展示我们畲族打糍粑的手艺,多的一天能卖2000多元。”

潭头李花盛开,洁白如雪 吴景华 摄

游客既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也考验着当地的服务效能。以穆云畲族乡为例,近年来,该乡在推进下坪鱼鳞坝、沿溪夜景灯光以及畲家酒坊、畲族文化馆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引进沐村民宿项目,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具有松弛感的乡村生活,穆云畲族乡交通便捷,每年桃花盛开,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给我们带来很多客流量。”沐村民宿主理人鲍克霞介绍,民宿以体验畲族传统蓝染工艺、婚嫁习俗、亲水活动等为特色,吸引很多家庭和团队前来入住。

游客观赏李花 吴景华 摄

赏春花、看春景,尽享春日浪漫。“我们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接待能力的同时,开发更多文创产品和配套游玩项目,探索打造更多新业态,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林霁表示。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陈雅芳

编辑:陈姜燕

审核:蓝青 梁辉约

(原标题:宁德观察 | 福安:春韵万象 文旅勃发)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4186.html
标签: 宁德论坛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