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 集群化 差异化
福州平潭民宿破“卷”升级
“依山依汐”度假民宿群(受访者供图)
马腿意宿村风光 林君斌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福州平潭民宿市场渐趋饱和,整个行业“内卷”日益加剧。如何走出供需失衡、品质参差不齐的困境,带动民宿业提质升级?
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进一步优化民宿备案相关制度,积极鼓励经营者寻求突破,加快打造高品质旅游民宿,逐渐走出一条规范化、集群化、差异化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区民宿(含承诺备案)数量达513家859栋。
加快规范化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福州平潭的民宿业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井喷期”,但在去年却陷入“价格战”的旋涡。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入局者的增多,部分民宿为争夺客源不惜一再降价,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不少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型民宿直接关停或转让。”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民宿备案专班工作人员王洁说。
除了“价格内卷”,还有不少未备案的新民宿盲目跟风进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这些民宿不仅服务品质不高,还在卫生、食安、消防等方面存在隐患,甚至出现“货不对板”、坐地起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如何在不“一刀切”的前提下,确保民宿有序、规范经营?很快,一场关于民宿备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在福州平潭落地。
去年10月,福州平潭在原有民宿开办承诺备案制的基础上,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民宿备案细则》,将过去单一的“线下”核验模式优化为“线下+线上”核验模式,并推出民宿备案“一站式审核”这一创新做法,包括精简备案流程、强化部门协作等。得益于此,民宿备案申报材料由11项减少为8项,现场核验时限由30个工作日减至17个工作日。
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让越来越多民宿选择加入“正规军”,进行规范经营。位于金井片区娘宫村的“月畔·栖霞”海景民宿就是受益者之一。该民宿总投资超5000万元,坐拥100余间高端海景客房,分为栖霞、汐岸、汐海等3个系列,于去年8月开业。即使在淡季,该民宿每周末的入住率也保持在70%左右。
就在前不久,“月畔·栖霞”正式通过备案审批。“从提交材料到完成审核,一次办完,仅用了两周多时间,省时又省力!”得到官方认证,该民宿行政主管施云娇信心更足了,“接下来,我们还准备打造海上餐厅,把民宿生意做得更大。”
数据显示,自新修订的《细则》实施以来,福州平潭已新增备案民宿34栋。“从长远来看,民宿正规化管理能够促使欠缺软硬件、安全隐患较大的民宿有序退出市场,从而催动中高端民宿兴起。”王洁说。
迈向集群化
日落时分,海面被染上一层金黄。记者驱车来到君山片区裕藩村,一路视野开阔、景致如画。海滩、海岸线、灯塔……凭借小清新的“画风”,这座滨海渔村被不少网友称为“福州平潭版小镰仓”。
沿着临海大道,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依山依汐”度假民宿群倏然入目。在这里,历尽沧桑的石头厝被改造为灰白相间的西式建筑,四周还设置了花卉墙、篝火等装置,已成为周边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美了。”在“依山依汐”,来自福州的陈钇达正和小伙伴围炉烧烤,享受惬意的假日时光。
打造特色民宿集群,“依山依汐”的负责人高诚财自有一套“生意经”。“‘依山依汐’谐音‘1314’,寓意着一生一世。目前,我们已引进KTV、婚庆、旅拍等业态,希望通过成群连片的民宿风貌,把整个村子打造成爱情主题度假区。”
“依山依汐”是福州平潭打造高品质乡村民宿集群的一个缩影。引进专业化团队、引入高端开发运营主体、创新用地政策……2023年7月,福州平潭正式发布《民宿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民宿连片开发,助推民宿业朝着“公司化、集团化、产业化”迈进。
嗅到政策利好,投资者纷纷落子布局。借着连片开发的契机,君山片区接连引入“橘树里”“有期·芦苇荡”“奢野七宿”等21家连片民宿,初步形成以渔屿村、磹水村、北港村等为代表的民宿集聚区,进一步催热海岛乡村游。眼下,福州平潭各村均掀起民宿连片开发热潮,数据显示,全区目前共有连片开发民宿191栋。
“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下,民宿业者从原先的‘各自为战’走向以村为单位的抱团式发展,形成连片带面的辐射效应,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福州平潭旅游行业协会民宿分会会长张建如说。
瞄准差异化
“家人们,瞧我找到了什么宝藏村落?”刚走进君山片区马腿意宿村,便传来一阵吆喝声,知名主播“神秘侦探”正和直播间的粉丝互动。
马腿意宿村三面环海,一条沿海公路穿村而过,村里的38栋民宿更是“别有洞天”——有的简约现代,有的复古典雅,令人流连忘返。该村的美丽蝶变,始于3年多前的整村文旅开发项目。
谈及项目背后的策划思路,福州平潭众合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明昊打开了话匣子:“我将整个村落分为亲子、艺术等4个区域,按照四季的相应特点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施明昊感慨,如今的民宿业“卷”得厉害,只卖“裸房”早已落后,必须兼顾吃喝玩乐游等服务。“一方面,我们加紧布局带货直播、早鸟预售等业务,做强营销矩阵,今年销售额已突破300万元;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多元业态,目前,海陶艺术体验馆已投用,将开设陶艺制作等体验项目。”施明昊说,最近他还对接了国内精品书店品牌,准备打造“书吧+民宿”新模式。
施明昊的实践并非个案。记者发现,趁着旅游空档期,福州平潭民宿经营者纷纷苦练内功,加紧完善提升民宿软硬件,以更优服务迎接八方来客,用品质对冲“价格战”。
在君山脚下的长坪顶村,君山海峡宿集项目一期已拔地而起,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即可对外营业。
看好市场前景,深耕民宿业10多年的刘汉捷循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一口气改造了8栋石头厝民宿,这些带花园的独栋民宿,只以整栋出租的方式对外经营。“我们瞄准‘轻度假’的定位,目标消费者为高端家庭出行客群,民宿每晚的价格为3000至5000元,且坚持淡季不降价。”刘汉捷说。
高定价的底气从何而来?“我们的卖点不在于房间,而是一种在地化的度假生活方式。”刘汉捷说,他计划将海洋文化融入民宿经营中,并引入研学、文创、户外运动等业态,为消费者带来独特体验。
为引导民宿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去年以来,福州平潭积极举办“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等培训活动,培养更多优秀的两岸民宿管家人才。就在不久前,当地还推出《民宿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团体标准),加快打造民宿业的“福州平潭标准”。
据悉,下一步,福州平潭将持续推动民宿与文化、生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从产品层面出发打好特色民宿“产业牌”,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记者手记:拥抱新浪潮 实现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周边游、短途游等旅游方式的兴起,福州平潭的民宿产业迎来一波流量红利。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紧抓机遇,抢占市场?
纵观民宿业的发展历程,重内涵与个性化是两大关键词。在采访中,多位从业者均提到,必须结合乡土风貌、在地文化与时下旅游需求,积极拥抱新技术,做好“民宿+”文章。
眼下,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日臻成熟。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福州平潭可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深度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民宿业者提供涵盖选址、营销、运营等内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其突破经营瓶颈,不断推动服务优化、体验升级,实现从“单一住宿”到“智慧文旅综合体”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激发民宿经济的更大潜力。
从“一时红”到“长久红”,更需久久为功。我们相信,乘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福州平潭民宿业将驶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