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党建聚链成势 产业攀高向新

日期:2025-04-02 浏览:0 评论:0

  今年,城厢区针对产业新形势新情况,升格原有鞋服、食品产业链党委,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党委书记,通过组织凝链、服务惠链、聚力强链等举措,“链”出产业发展新态势,“链”动未来发展新机遇。

  鞋服和食品产业是城厢区优势传统产业,今年,城厢区创新产业链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链上企业、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等体制壁垒,想方设法延链补链、聚势成群,千方百计纾困解难、增进协同,努力实现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见实见效。

  组织建在链上 推动协同发展

  3月18日,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项目01、04号地块及桥梁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预验收。

  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是省重点项目,主要建设18栋标准化厂房和14栋宿舍楼、研发楼、仓储楼等配套设施。该园区于2023年4月动工建设,预计今年4月中旬可实现整园交付使用。目前,已有13家企业签约入驻,9家企业意向签约。

  做强主支撑,产业蓄势聚能。城厢区鞋服产业链党委委员、东海镇挂职党委副书记林婷婷介绍,城厢区组织党员干部组建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园区专班,定期召开现场调度会,组织涉“链”相关企业和部门单位参加,为企业量身定制时间表和路线图,让园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城厢区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党建资源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鞋服产业是城厢区的优势传统产业,全区共有鞋业及配套企业近400家。其中,94家规上企业拥有制鞋生产线200多条,年产能约1.2亿双,从业人员2万余人,拥有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莆田鞋商标授权企业,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

  食品产业也是城厢区的特色产业。全区共有企业近110家,形成以“百年老字号”复茂食品为龙头的食品烘焙行业,以上市公司天怡为代表的家禽类加工行业,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蛤老大为引领的海产品深加工行业,以“预制包装菜肴”标准制定单位亚明食品为标准的预制菜食品加工行业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团体标准4个,自主品牌企业30家。

  

  城厢区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参观力奴鞋业党建工作。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是党建工作新的延伸,对推动链上企业抱团发展、聚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城厢区鞋服、食品产业链党建试点开启,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新路径。

  避免单打独斗,实现共赢发展。城厢区鞋服产业链党委书记、工信局局长陈旭清介绍,该区按照“业务相通、供需匹配、联系便利”的原则,由区工信局、市监局牵头,构建了“1+N”的党组织体系,即成立1个鞋服产业链党委和1个食品产业链党委,下设若干个链上企业党组织。同时坚持“组织共建、活动共办、阵地共享”的原则,以党组织共建推动链内要素对接,充分发挥党组织聚资源、聚人才、聚活力的优势。

  党建“一条红线”串起链上百家企业,通过产业链党委的统筹协调,实现党组织的全面覆盖,更推动了链上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

  服务沉到链上 破解急难愁盼

  “链有所需、我有所帮;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城厢区做优服务,惠企纾困。

  今年开春后不久,位于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兆康体育用品公司试运营,成为首家入驻园区并实现投产的企业。得益于产业链链长及时解决了企业水电问题,让该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短短90天,刷新了“城厢速度”。

  服务链上企业,及时解决急难愁盼是关键。城厢区通过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协商并制定解决方案,收录编制涉及工信、科技等产业政策11份,先后召开例会3次、解决企业诉求12个。

  产业党委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及时反映链上企业个性问题和产业链发展共性问题,相关牵头部门及时“应哨”。

  城厢区以党建为纽带,主动链接银行、券商等专业金融机构,有效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的成果。合计申报金额4402万元的超长期国债顺利通过国家部委审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该区还积极组织首批绿色环保纱线项目、智能柔性制鞋生产线等8个超长期国债项目申报,申请资金达1.28亿元;同步储备OLED偏光片等4个高科技项目,项目资金需求4415万元,为企业发展强力注入资金活力;组织各类链上企业申报专项惠企贷款7亿余元,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资金、政策、人才……产业链上的发展堵点问题,正在被党建链精心、精细、精准的服务逐个击破。产业链党委还建立“一企一策”产业人才招引模式,联合多个创新平台,拓宽高层次引才渠道。成立产业链人才服务专班及党员技术专班,先后帮助链上企业申报科技项目29项,达成鞋用水性胶黏剂开发等方面合作意向20余项,招引产业高端人才210余人。

  作用融入链上 创品牌聚势能

  “我们积极打造‘三牛党建’品牌,组织党员领衔创新项目、认领技术攻关难题,推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鞋服产业党委委员、力奴鞋业党支部书记林金星介绍,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减少用工50%、节省物料30%,生产效率提升40%,打造“智改数转”标杆。

  

  富拓鞋业智能仓储物流库里,多种物流机器人忙而有序。

  富拓鞋业智能仓储物流库里,多种物流机器人装上“智慧大脑”,不仅能实时准确掌握库存数量,快速入库、出库、盘点,还能对原材料进行全程追溯,迅速定位问题批次,一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50万元。

  纺织企业福建坤英奇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ERP管理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为5G全连接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

  在城厢区食品产业链党委抓带动促共富下,城厢区连续两年入选“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县区”,天桂桂圆成功入选高端伴手礼,“华亭龙眼”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名录。复茂、向阳松鼠等烘焙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产业链上筑“堡垒”,攥指成拳促发展。翻开城厢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这份答卷,一幕幕生动的发展图景跃然眼前。

  城厢区食品产业链党委书记、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德奋表示,在产业链党建的助力下,企业加速培育品牌,争创更多国家级、省级名牌,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产业链党建累计打造15个省级以上示范案例,推动7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以红色力量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也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水电气网等“一件事”套餐服务,“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等多项服务机制让企业办事更便捷。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一对一”的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党建聚链成势,产业攀高向新,以“红色动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从政策落地到技术攻关,从纾困解难到协同创新,闪耀在产业项目上的党徽,引领产业发展向新图强。在城厢区,飘扬在产业一线的党旗,正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构建起“党建强、产业兴、企业旺”的发展格局。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4521.html
标签: 莆田四中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