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智军杨小锋)近年来,仙都镇积极推进农综改项目实施,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女排精神研学基地与漳台高山族文化交流基地。目前这两个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旅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走进仙都镇先锋村的“女排精神研学基地”,一面面以“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墙和一个个夺冠地雕特别引人注目。据了解,这个基地于202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依托原有公园升级改造而成。在这里,居民们既能开展日常的健身运动,也能在研学活动和日常休闲时体验排球等运动的乐趣,实现了体育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仙都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林勇灵:“女排精神研学基地对原有的公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后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文化锻炼运动的场所,后续也将接入研学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位于仙都镇送坑村的“漳台高山族文化交流基地”占地约1.95万平方米,以陀螺公园为核心进行改造提升,已于2023年9月建成开放。基地内设有图腾柱迎宾区、陀螺竞技场、头目部落等特色功能区,曾成功举办丰收节、阿美族丰年祭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游客可在此体验高山族传统美食,观看原生态歌舞表演。此外,配套建设的闽台缘同心馆及文化庭院,进一步强化了漳台两地文化纽带,为土楼旅游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仙都镇送坑村党支书记张建火:“漳台高山族文化交流基地总投资560万元,对原有陀螺公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项目建成后作为两岸高山族文化交流基地,同时也作为大型节事活动场,承办一些活动,进一步拓展大地土楼群旅游业态。”

女排精神研学基地与漳台高山族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是漳州市华安县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盘活乡村资源、挖掘本土文化,当地将红色精神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
仙都镇人大主席陈裕兴:“仙都镇农综改项目涉及先锋村大地村,送坑村三个村,目前已全部进入收尾阶段,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把项目做好,运营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