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分批开展村级微型消防站素质能力提升轮训班,打造“消防快速救援圈”。
近日,晋江市陈埭镇桂林村桂林路一处露天鞋材废料堆场突发火灾。该镇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火灾快速处置工作机制》,调度周边五个村级微型消防站联动处置。在现场,疏散警戒组、救援力量等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陈埭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抵达之前,火势已经被控制住,保护了毗邻厂房的安全,也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这起成功救援的背后,凸显了村级消防力量“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机制实效。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晋江市探索建立镇街“火灾快速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火灾事故处置工作规范化。
微型消防站内装备齐全
“5分钟黄金救援”第一时间消灭火情
近日,晋江市陈埭镇西霞美村某企业厂房顶楼,因电焊作业不慎突发火情。西霞美微型消防站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从接警到处置完毕,全程不到10分钟,诠释了‘5分钟黄金救援’的优势。”参与救援的西霞美村微型消防站站长郑可取表示。
晋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杜振洲表示,火灾如能在初起阶段得到控制,将有效避免或减少伤亡和损失。晋江市政府连续多年将村级微型消防站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到394个村(社区)“村村有微站、站站有消防车”,实现“5分钟”消防安全全覆盖保障。今年年初,晋江市先期在陈埭、安海、内坑、龙湖试点运行火灾快速处置,以点带面推进。微型消防站严格执行“1358”应急响应机制,即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8分钟毗邻微站协同作战;建立“镇村两级应急通讯群,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筹协调、消防救援站指挥调度、村微型消防站应急处置”的“扁平化”指挥体系,实现“一键调度、多点联动”。
村村有微站、站站有消防车
“近水”救“近火”打造“消防快速救援圈”
3月7日,晋江市内坑镇一民房发生火灾事故,内坑消防救援站接警后立即指派柑市村微型消防站救援人员前往处置。近日,内坑镇政府根据《内坑镇灭火救援奖励暂行办法》,对4名人员分别给予200元的奖励。
“今年开始,镇政府出台了微型消防站队员灭火救援奖励暂行办法,在这次灭火救援中我们每人领到了200元的奖励,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极大地调动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柑市村微型消防站站长郑建超表示。据介绍,村(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一般由单位、村(社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组成,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对第一时间扑救初起火灾具有优势。
各镇(街)立足当地实际,出台微型消防站队员出勤补贴、灭火救援奖励暂行办法,对于在火灾扑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村级微型消防站分别给予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部分镇街队员在领取村级补贴的基础上,还给予队员100元到3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奖惩机制的落实,是晋江市推进村级微型消防站能力建设的持续深耕。
此外,晋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分批开展村级微型消防站素质能力提升轮训班,打造“消防快速救援圈”。
据统计,目前晋江市内有85%以上的火灾,由微型消防站先行赶到火灾事发现场处置火情,在协同抢救疏散人员、实施现场警戒、遏制灾害事故扩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