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公陵园听诉说

日期:2025-04-05 浏览:3 评论:0

  清明前夕,许多人自发来到谷文昌陵园凭吊祭奠——

  谷公陵园听诉说

  清明追思,“先祭谷公”。4月3日,在东山赤山林场红山顶上的谷文昌陵园,4000多名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凭吊祭奠,在塑像前敬献花篮,参观谷文昌纪念馆,寄托哀思和怀念。

  前来祭拜的人群里,有原在谷文昌身边的通讯员、警卫员等,有来自福建南平市顺昌县和广东汕头市龙湖区的670多名中小学生,更多的还是东山当地的老百姓。在“谷公树”下,不少人诉说起对谷公的思念之情。

  “惠民井水深,难忘谷公情”

  “谷书记啊!当年如果没有您,不知道全村人的日子怎么过!”东山县岱南村老年协会会长林来成深情诉说当年事。

  饮水思源。1963年,东山岛出现了特大旱灾,连续241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灾情时刻牵动着谷文昌的心弦。当年6月初,他带领其妻子史英萍(时任县妇联主任)等4人组成的工作队,选择到旱情最严重的岱南村蹲点一个多月,与群众同吃同劳动。

  “决不能让一个村民饿肚子!”面对干枯的农作物和满脸忧愁的村民,谷文昌的话掷地有声。他大力推广“地面无水向地下进军。打大井、塘中套井,取水培育番薯苗,大种半冬番薯”等做法,并带领民兵突击队,先后在干涸的深泉头水库、柱泉水库,深挖两口大水井。全村挖的40多口“惠民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浇灌番薯苗的困难,使当年1500多亩旱地全部种上了半冬番薯。番薯丰收,亩产鲜薯达3吨多。

  如今,不少当年的“惠民井”仍在润泽老百姓。“谷书记,岱南村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您!”林来成感慨万千。

  “没来祭拜,就愧对谷书记”

  “谷书记啊!我来看您了!如果没来,我就愧对您啊!”上午9时许,一位年迈的老人点燃香枝插在谷公墓碑前的香炉里,双手紧握,拜了又拜。

  老人名叫何坤禄,现年85岁,曾在谷文昌身边当了6年警卫员。不久前,何坤禄因肾病住院并动了手术。医生和家人都劝他好好休息,但他还是坚持赶了过来。

  说起谷书记,何坤禄两眼泪汪汪,回忆起许多谷文昌的事迹。

  1960年10月的一天,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海上演习中受伤,被送到东山县医院抢救,急需输血。闻讯后,何坤禄立刻赶到县医院献血近400毫升,最终,这名战士转危为安。谷文昌知道这件事后,表扬了何坤禄,让他好好休息。

  何坤禄说,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全家人过来祭拜谷公。他至今珍藏着1964年4月5日,谷文昌即将调离东山时,送给自己的钢笔、笔记簿、风衣、水鞋、拖鞋和一张合影照。

  “谷书记给我的东西,成了我子孙后代的‘传家宝’。”何坤禄退休25年来,乐当谷文昌先进事迹义务宣讲员,为传承红色基因奉献余热。⊙谢汉杰

  责任编辑:黄妍婷徐镜正周媛婷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5003.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