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讯路尽于此,海起于斯。在漫漫历史长河里,闽南华侨们以赤子之心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教育桥梁。4月6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创舞剧《海的一半》将在泉州开启巡演。5日,记者深入泉州大剧院彩排现场,揭开这部作品更多幕后故事。
创作解码 全面、立体演绎华侨史诗
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陈嘉庚为原型、以兴学救国为蓝本创作舞剧《海的一半》。该剧以“倾资兴学”为切入点,构建了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叙事框架,并通过高度象征性的舞台设计与肢体语言,再现陈嘉庚艰苦创业、心系祖国、倾资兴学的光辉历程,致敬在逆境中坚守大义、心系家国的爱国华侨。
舞剧《海的一半》剧照
舞剧《海的一半》以舞蹈为笔,情感为墨,生动描绘了在逆境中坚守大义、心系家国的华侨群像。“‘海的一半’,一层含义是指剧中的海庚、海贤兄弟,为了办学理想在海的两岸共同努力,一个奔走在南洋,一个深耕在闽南;另一层寓意是指海外华侨与国内亲人分隔两地,一边心系祖国、思念家人,一边融入当地、贡献当地。嘉庚先生倾力办学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南洋华侨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导,《海的一半》总编导、编舞林辰介绍。
舞剧主创团队在创作编排过程中,多次赴陈嘉庚先生家乡厦门和泉州、漳州等地采风,并前往新加坡走访陈嘉庚先生曾经居住和主要活动的地方。此外,还前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学村、陈嘉庚纪念馆等多所陈嘉庚先生相关的学校和机构,从丰厚史料中寻找创作灵感。
“在深度走访和丰富的史料中,陈嘉庚先生笃定、坚毅的精神十分突出,我们也将这些特点融入剧中人物的行动线中,并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控制和内敛,不采用过分浮夸的表演方式,展现闽南男性坚韧的毅力和勇气以及沉着冷静的气质。”林辰告诉记者。
针对舞剧的抒情特性以及写意性,在叙事层面,剧情并未按照历史的编年顺序来讲述陈嘉庚的生平,而是巧妙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截取陈嘉庚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来构建他一生的情感拼图,通过高度意象化和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对他在生死与家国间的挣扎产生深度共情。
极简美学 16块吊板展现时空转换
记者在彩排现场看到,各岗位工作人员都投入在工作中。舞台上,演员们认真打磨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用心用情将人物的精神和动力融入自身并完整地表现出来。舞台后方,灯光、声音、道具等悉心调试,力求每个细节尽善尽美,将最好的舞台呈现给观众。
总编导、编舞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