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筱菁
近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印发《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福建首店、支持省内原创潮牌开设首店、支持品牌首发首秀活动、支持首展落地福建举办、支持打造“福品首发”平台、打造城市商业首发经济承接载体等方面,打造各类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和原创品牌孵化地。
“首发经济”是个热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都提到发展首发经济。的确,首发经济满足当下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一个地方创新能力、消费实力、开放程度等的重要体现。福建特色文旅资源多、开放程度高、产业基础好,发展首发经济有着天然的优势。近段时间,福建日报刊发了多篇报道,反映热潮涌动的福建首发经济。
各种“首发”,往往能焕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热情,但也存在热度持续时间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如有的首店开业时门庭若市,不久后就门可罗雀。首发、首展、首秀之后,如何将一时热度转化为长久吸引力,让“网红”变“长红”?需要各经营主体在“因地制宜”上做文章,将品牌、产品和在地文化相融,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禀赋,把握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喜好,走差异化道路,锻造核心竞争力。还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丰富市场供给品类,提供不同消费体验,让消费者从“尝鲜”消费到“长线”消费。
除了企业“用力”,有关部门也要“发力”。要出台和完善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经营主体安心扎根、放心创新、稳步成长;要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要提高对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监管能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相信在政企共同施肥、浇灌之下,“首发”之花能够开得更艳、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