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漳州云霄县丨和平乡内洞村:水韵古村 诗意田园

日期:2025-04-07 浏览:837 评论:0
清晨,内洞溪的溪水载着碎金般的阳光蜿蜒穿过云霄县和平乡内洞村。这座藏于乌山脚下的古村,以水为脉,串联起百年土楼的沧桑、富硒美食的醇香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成为许多游客心中的“桃花源”。 村中的观景平台可俯瞰内洞村全貌 吴晓达 摄从云霄县城驱车20公里,便能到达群山环抱的内洞村。甫一入村,潺...

清晨,内洞溪的溪水载着碎金般的阳光蜿蜒穿过云霄县和平乡内洞村。这座藏于乌山脚下的古村,以水为脉,串联起百年土楼的沧桑、富硒美食的醇香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成为许多游客心中的“桃花源”。

 村中的观景平台可俯瞰内洞村全貌 吴晓达 摄.jpg

村中的观景平台可俯瞰内洞村全貌 吴晓达 摄

从云霄县城驱车20公里,便能到达群山环抱的内洞村。甫一入村,潺潺水声便成为动人的迎宾曲。循着水声进村,便来到村中的鱼鳞坝。层层叠叠的石块模拟鱼鳞排列,浅水区锦鲤游弋,三两游人赤脚踩水嬉戏,溅起的水花与笑声交织成春日的欢歌。

 

鱼鳞坝不远处,一座半月形池塘映入眼帘,池水倒映着内洞村的标志性建筑一一吴彩楼。这座建于清末的圆形土楼地处内洞村中心,楼内至今仍有人家居住,袅袅炊烟与土楼的灰砖青瓦、周边的水车、石磨构成一幅水墨长卷。

 

“水是内洞村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的密码。”内洞支部书记吴建杉表示。近年来,内洞村依托溪水环村的特点,选用鹅卵石、瓦罐、石磨、废弃猪槽等打造多处微景观节点,将废弃沟塘变废为宝,构建了水系连通的空间布局。踏着村中小巷漫步,精致的微景观点缀在民居与绿植中,真正实现了“人在景中走,景色伴人游”。拾级而上至观景平台,可以俯瞰内洞村全貌。极目远眺,数十座土房古宅围绕吴彩楼如众星拱月般辐射散开,颇为壮观。如今,内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美乡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内洞村的“水”不仅是景,更是可触可玩可食的生态体验。乐岛生态休闲农庄便是最生动的例子。农庄沿着内洞溪而建,亲水长廊蜿蜒穿过枇杷林,帐篷露营地枕溪而设,游客可以尽情戏水、采摘鲜果、体验农耕、品尝最地道的富硒农家饭菜。“客人来到这儿,图的就是山水之间的松弛感。”农庄主吴建杭说。

 

临近饭点,农庄的水上餐厅便热闹起来。此时正是枇杷丰收的季节,农庄推出了枇杷宴,枇杷大锅饭、番鸭枇杷根汤、清蒸枇杷包、糖醋枇杷鱼、枇杷酥等菜色令人垂涎三尺。饭菜的香气混着潺潺流水声,每一口都是山与水的馈赠。“我们的食材是自种的蔬果、田里自养的鸡鸭、溪里现捞的鱼,纯天然、原生态,让游客吃出‘内洞味道’。”吴建杭笑道。

 

午后,当农庄的炊烟渐散,游客们循着溪流声出村,村口那棵百年榕树下早已热闹起来。据村中的老人介绍,这棵老榕原本寄生于一株枫树,岁月流逝间,榕树包裹枯枫形成“空心树”奇观。树荫下,村民闲坐品茗,孩童追逐嬉戏,还有一些农户在此摆摊售卖土特产。枇杷、枇杷膏、香蕉、野生小苦瓜干、春根藤茶等“山货”琳琅满目,这些带着溪水甘甜与泥土芬芳的土特产,仿佛将内洞的水韵与乡情一同打包,成了游客最钟爱的伴手礼,也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再就业。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鱼鳞坝的粼粼波光。内洞村的水,浸润着村巷里的每一块砖瓦,倒映着吴彩楼的百年沧桑,承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也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未来。(来源:闽南日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5177.html
标签: 云霄县教育局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