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布袋戏邂逅现代光影——
让“哪吒”在指尖乾坤里“重生”


4月5日晚,改编自经典神话的布袋木偶戏《哪吒闹海》,再次在漳州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上演,这已是上个月该戏首演以来的第12场演出。演出中,哪吒的风火轮划破夜空,龙王口吐真火将舞台点燃,四小英雄在秘洞中并肩作战,突破重围。台下观众的掌声与惊呼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热潮。战天斗地、威风凛凛的小哪吒木偶形象,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没想到传统木偶戏竟能如此震撼,比电影还要精彩!”
台上台下
非遗国潮激情碰撞
“居然会喷火!”当龙王从特制木偶口中喷出火焰时,前排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纷纷后仰躲避。
随着三声铜锣惊破暮色,漳州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内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演出气氛热烈。随着大幕拉开,LED屏骤然亮起深海蓝光,珊瑚礁在光影中舒展枝丫,哪吒踩着风火轮破空而至,龙王龙须上的银丝在气流中颤动。舞台上灯光璀璨,美轮美奂的海底龙宫、悠游自在的海鱼、色彩缤纷的珊瑚等场景通过现代舞美、声光电火等手段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次演出的剧目是从第八届福建艺术节获奖剧目《闹海新传》中精选出的片段。本剧全剧时长近2小时,虽然仅节选了7分钟的“高能瞬间”进行演出,但布袋木偶神奇的指尖技艺和精心打造的角色形象依然魅力不减。疾恶如仇的哪吒、蠢萌的龟丞相、滑稽懵懂的虾仔、善良的小妹、生猛威武的敖丙等角色在操偶师们的精湛技艺下活灵活现,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春节时刚看了《哪吒2》,还意犹未尽,这次木偶戏的表演更让我震撼,仿佛又回到了热血的哪吒世界。”影迷林先生兴奋地说。自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获成功后,“哪吒”这一经典动漫IP的热度持续攀升,引发了大众对传统神话故事的浓厚兴趣。而布袋木偶戏《闹海新传》创新性地将海底龙宫、烈焰战场等经典场景以光电技术呈现,同时巧妙地在数字特效中融入地道的闽南语念白,为传统非遗注入了崭新的“破圈”魅力。
剧情革新
传统故事创新演绎
“我们要展现的不是复仇者,而是成长者。”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许洁莉向记者介绍这部剧的创作背景。《闹海新传》创作于2021年,是一部充满趣味性、技巧性的剧目。剧本保留了传统故事中“哪吒出世”“龙宫闯祸”的经典脉络,但在冲突处理上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原本“抽龙筋”的血腥场景被转化为误会一场,龙太子掳走小妹的动机从“报复”变为“渴望友谊”。
在剧中,东海龙宫的龙太子敖丙将小妹强行掳至龙宫,并隐藏在秘洞之中,哪吒为此勇闯龙宫。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面对重重困境,他们最终放下嫌隙,相互扶持,共同冲出了绝境。当哪吒与敖丙一同被困于秘洞时,剧情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正邪对抗,而是展现了四个孩子从争执到互助的成长历程。“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传递一个信息:冲突往往源于误解,而和解则始于共情。”许洁莉表示。
演出时,立体舞台被充分利用。在哪吒闯入龙宫时,LED屏同步展现海底漩涡的动态光影,而当哪吒与敖丙在秘洞中由对峙转向合作时,灵动的肢体动作在光影交织中投射出复杂的心理博弈,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让大人和孩子在欣赏之余获得启发。这种“空间叙事”不禁令观众感慨:“原来非遗也可以这么有沉浸感!”
掌中神技
卡通木偶大秀“轻功”
在古城的演出现场,操偶师们用“五指操纵乾坤”的绝技,再现了哪吒斗敖丙、闯龙宫的经典情节。当操偶师柳倩倩操控的哪吒木偶在空中翻腾时,前排小观众兴奋得直拍座椅。
“相比传统的木偶形象,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大眼睛的卡通形象。”木偶雕刻师杨君炜向记者介绍,在雕刻哪吒偶头时,他摒弃了过于成人化的线条,转而用流畅的弧线勾勒出孩童的天真。并参考了卡通动画形象,放大了哪吒的眼睛,那样既保留戏曲的韵味,又符合时下的审美,更流露出一股灵动与坚毅。
前去东海龙宫做客的“澳洲龙虾夫人”,形象则更加有趣。考虑到“龙虾夫人”的“龙虾”属性,杨君炜特意将其的头发设计为红色,“龙虾夫人”的儿子“虾仔”则双眼凸出,颇为滑稽。当“虾仔”蹦跳时,台下的孩子们看到这对吸睛的凸眼,无不哈哈大笑。
这些充满巧思的偶头,在操偶师的指尖化作鲜活生命。五指在布袋中翻飞如蝶,根据剧情的需要,柳倩倩一人可以同时操控两尊木偶进行对打,在同事的默契配合下,还可加入其他木偶形成三人对打、多人对打。柳倩倩告诉记者,剧中最精彩的当数武打戏,其中,抛接木偶的绝技最受观众喜爱。在操偶师的灵活抛接下,木偶瞬间脱手,腾空而起,翻转跳跃,又稳稳地套入操偶师的手中,轻巧“落地”仿佛都修炼了一身“轻功”。“每次抛接木偶,台下都会传来观众的阵阵欢呼,在帷幕下听到观众的热烈反响,我们高举的手臂再酸疼,也值得。”柳倩倩欣慰道。
“自上个月首演以来,观众反响热烈,鉴于此,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计划每周至少安排两场演出,具体演出时间将在‘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许洁莉表示,后续的演出也将不断打磨剧情,力求让群众在茶余饭后的片刻休闲时光,尽享《闹海新传》最扣人心弦的精彩瞬间。
⊙本报记者肖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