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静芳通讯员陈永贵)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争先年”活动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强市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我市启动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按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键”。
今年计划实施136个项目,以流水线思维布局项目的衔接循环
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破解资源瓶颈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市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推进县域“两园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系统谋划、全域统筹、一体推进。2023年12月,漳州就出台了加快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于2024年在全市全面启动建设10个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共有种养加一体化项目132个、总投资119.7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0.13亿元,已投产项目35个,配套出台35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一县一园多区”多业态、全链条融合发展格局。
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项目136个,计划投资43.5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11亿元,超序时进度7个百分点。
秉持着效益优先、集聚发展、绿色集约的导向,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理念,本次行动计划首次提出要“以流水线思维布局种养加项目的衔接循环,以先进生产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生产,以循环消纳的方式设计粪污废料资源化利用,以工业化的理念和配套服务农业发展”。
力争两年全面建成,生态养殖模式进一步推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紧扣“提质增效”这一关键,本次启动的两年行动计划可谓是全面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升级版”。
种养加一体化,关键在于打通循环。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切入点,围绕着种植端、养殖端、加工端等种养加循环产业链,去年,我市探索实践出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县域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生态循环模式,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集约循环利用问题,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特色集约、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发展。
本次行动继续推广新理念新模式,将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融合的理念贯穿到县域产业布局、园区项目布局、企业生产布局,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多元的农业循环体系。
产业园范围进一步扩大。本次行动将在原来的芗城、龙海、长泰、漳浦、云霄、诏安、平和、南靖、华安、常山开发区等10个县(区)、开发区之外,在龙文、东山、漳州台商投资区、古雷开发区、漳州高新区新增规划产业园。
生态养殖模式进一步推广。我市将利用山地的高差进行立体生态养殖,做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文章,推动在诏安、漳浦、平和等地开展牧草产业化试点,在龙海、南靖等地开展沼液养殖藻类试点,在龙海、漳浦、诏安等地新增荔枝优新品种示范,在长泰、云霄、诏安、平和等地建设一批“高位养、低位种、自循环、不污染”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发酵床零排放”“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等模式,推动液体粪污贮存发酵、固体粪污堆肥、资源化利用设施“三提升”,实现园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100%。
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我市将积极发展中央厨房等模式,开发预制菜、调理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新工艺新产品,推动养殖和种植产生的肉料、食品原料供给园区精深加工企业,将原产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苗种繁育、生态养殖、有机肥加工、种植消纳、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冷链保鲜、物流销售、乡村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的农业全产业链。
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一方面,我市将加强项目策划生成,积极组织开展产业和技术模式精准招商工作,力争新引进一批种养加大项目、好项目。一方面,加快现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芗城、长泰、漳浦等地设施蛋鸡,诏安南方肉牛、狮头鹅,南靖优质肉鸡产业集群、漳州台商投资区设施蛋鸭工厂化养殖等特色畜禽产业项目建设,抓好云霄、漳浦等一批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一批省级提升工程项目。
此外,在完善园区配套、强化社会服务方面,我市将加强园区农业产业集群数智化改造提升,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同时,探索“现代农事服务中心”等发展模式,建设科技展示、信息服务、农民培训、质量监测、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多方位服务。组建园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种苗繁育、植保植检、动物防疫、土地流转、农机作业、劳务服务等生产经营性服务。
本次行动计划为期两年。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市将进一步释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活力、潜力、动力,力争到2026年底产业园区全面建成,县(区)域内新增养殖场全部入园,产业园区外养殖场有序入园,粪肥就地消纳率达100%,每个产业园区内形成3个以上特色明显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屠宰和精深加工区新开发10种以上加工品种、创建10个以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