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福华图书馆看书
日前,位于晋江东石镇塔头刘村的福华图书馆正式投用,“书香小镇”迎来了第10座乡村图书馆。
福华图书馆由闲置华侨古厝改造而成,面积500平方米,馆内藏书涵盖文学经典、儿童读物等全品类,并与晋江市图书馆实现资源互通,保留闽南红砖厝建筑风貌,内部设置开放式阅读区、文化活动室,形成“古厝+阅读”的独特场景。此外,福华图书馆还开设亲子阅读角、非遗文化体验区,打造“阅读+文化”复合空间,让读者在看书之余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据塔头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进介绍,“福华阁”早年由旅居菲律宾的华侨刘维鞏回乡建设。他的子孙后来没有住在这里,房子便长期闲置。去年,村委会找到刘维鞏后人,提出向他们借房子的想法,刘维鞏后人商量后一致同意出借。刘维鞏的孙媳刘美鹤说:“房子借给村里,有人帮忙管理,比较不容易荒废。而且房子有了新用途,能造福很多人,变得更有意义。”紧接着,塔头刘村便对接晋江市图书馆的资源,把古厝改造成乡村图书馆。经过修缮和精心布馆,福华图书馆投入试运营,除了借阅书籍,图书馆还经常开展亲子阅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
下一步,东石镇将继续以“仁和”为底色,以“书香”为路径,依托10个乡村图书馆,常态化策划一系列文学阅读精品活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知识在渔港古厝间流淌,让文化在乡间地头生根发芽。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