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会议在福州平潭举行

日期:2025-04-10 来源:平潭网 浏览:1 评论:0
“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会议在平潭举行

4月10日讯9日下午,“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会议在福州平潭举行。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院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出席会议。

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宇、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张闻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福建理工大学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邓晓华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从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南岛语族的起源、发展与传播,进一步促进南岛语族文化研究与交流。

“南岛语族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学术研究领域。”周振宇表示,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大家逐渐把南岛语族起源指向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而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建立起了7000年前到3000年前左右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展现了与台湾大坌坑文化的关联。未来,研究将向闽江中下游及闽东沿海延伸,以更广阔的视野探索南岛语族的演化脉络。

在学术沙龙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发挥公共考古平台作用、加强文化遗产的发掘与利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未来博物馆应从单向知识传播转向互动体验式发展,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活场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张林虎说,目前福州平潭已搭建良好平台,未来建议多学科共同参与,依托遗址公园模式实现整体性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张国春对会议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他指出,加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不仅为福州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注入了文化内涵,更为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筑牢民心相通的文化基础。他认为,接下来应进一步加大考古发掘力度,深入构建南岛语族知识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5982.html
标签: 平潭新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