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云霄县驻村印迹丨韩冰清:笔记本画下“同心圆” “小板凳”架起连心桥

日期:2025-04-10 浏览:269 评论:0
春夜微凉,月光轻轻洒落在内洞村的树梢间。3月11日晚,塔湖自然村村民柯金文的院落里,十几把板凳椅围成一个温暖的圆圈,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驻村第一书记韩冰清将笔记本轻轻摊开在膝头,专注记录着村民柯德提出的诉求:“水质不佳,时常停水,上游还是得建一座拦水坝啊!” 这是内洞村“小板凳”村民议...

春夜微凉,月光轻轻洒落在内洞村的树梢间。3月11日晚,塔湖自然村村民柯金文的院落里,十几把板凳椅围成一个温暖的圆圈,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驻村第一书记韩冰清将笔记本轻轻摊开在膝头,专注记录着村民柯德提出的诉求:“水质不佳,时常停水,上游还是得建一座拦水坝啊!”

 云霄驻村印迹丨韩冰清:笔记本画下“同心圆” “小板凳”架起连心桥.jpg

这是内洞村“小板凳”村民议事会的现场。在韩冰清的倡导下,塔湖、新兴两个自然村相继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小板凳”议事会,驻村领导、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们围坐夜话,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事务的参与者,实现了村民自治。韩冰清手捧笔记本、紧握钢笔,在这方寸之间记录着自己的民生答卷。

 

“进村山路太窄了,会车时总得倒退半里地”“晚上村里还是黑漆漆的,出行很不方便”......身穿传统花布衫的阿嬷们热情地分享着枇杷果,壮年汉子们则指着手机里的现场照片一一说明。长期在福州工作的韩冰清,虽然听着闽南语很是吃力,但他始终俯身倾听,紧跟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实时“翻译”,逐条记录村民诉求,不时还请两委帮忙确认细节。

 

3月18日,新兴自然村的“小板凳”村民议事会搬进了老人会的餐厅,一排排整齐的红板凳向中间围拢,“马蹄楼可得好好修缮保护”“田间的生产道路也应该拓宽下”……一个个建议引发了在场人员的热烈讨论。韩冰清跟随着翻译,笔尖在笔记本上飞舞,密密麻麻的字迹很快铺满了一页纸。当听到村民们谈起马蹄楼的悠久历史,他特意在马蹄楼一事前画上一颗醒目的五角星。“了解群众的想法急不得,语言不通就更要多走心”,会后他这样对驻村工作队说。

 

不同于正式会议的严肃氛围,“小板凳”议事会始终洋溢着温情与亲切。新兴村蔡阿婆笑着说:“干部们不摆架子,韩书记还跟着学了两句‘利厚’(闽南语:你好)‘多虾恁’(闽南语:多谢您),大家喝着茶商量大事,就像自家亲戚一样亲近。”两场夜话共梳理出15项议事清单:塔湖自然村整理出饮水灌溉工程、山路拓宽、安装照明路灯等7项诉求;新兴村则聚焦荒地环境整治、涵洞硬化、进村道路整修等8个议题。这些带着泥土气的建议,几日后都被摆上村两委会专项研讨的桌面。翻看着誊写的会议记录,韩冰清在纸张背页留下深情的感悟:“要让村民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信任村两委、支持村两委、参与村两委工作,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正是这种“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的工作闭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让小村庄焕发基层治理的勃勃生机。

 

一场春雨过后,空气中逐渐氤氲起了暖意,经过村两委会的研究谋划,满载民意的项目清单正逐步变为现实——塔湖饮水灌溉工程已进入设计阶段,马蹄楼修缮项目已落实配套资金……“民无小事,老百姓的每一个小小诉求,都可能是他的一份希望、心中的一块石头”,这是韩冰清笔记本上的一句话。“小板凳”之约,是“四下基层、五记五答”工作制度的生动注脚,当鞋底沾满春泥,当议事板凳摆进更多院落,那些写在田垄上、记在炊烟里、融在笔记中的民生故事,正汇聚成乡村治理的最美和声。(通讯员:郭妤涵)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6047.html
标签: 云霄二手房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