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办好“小托育” 托起“大民生”

日期:2025-04-11 来源:宁德市新闻 作者:宁德市最新新闻 浏览:927 评论:0
市政协:办好“小托育” 托起“大民生”

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2024年10月23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加强我市托育体系建设的建议”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 余春川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如何缓解“带娃焦虑”?如何加强优质托育服务供给?在宁德市政协“加强我市托育体系建设的建议”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上,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紧扣主题,深入剖析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大力推动提案有效办理,进一步以“幼有所育”破题,化解“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

无调研、不建言,督办协商座谈会前,市政协副主席黄家盛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前往安徽省、江苏省以及蕉城、福鼎等地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托育服务的基本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共同探讨推进我市托育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在全省率先实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合执法机制。”“将育婴员、保育师等纳入《宁德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督办协商座谈会上,市卫健委、教育局、民政局等提案承办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以详实数据和案例,分别通报了提案办理情况,并阐述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努力缓解群众生育养育压力。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市政协委员黄世冬认为,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试点增设3岁以下普惠托幼班,并对开设托幼班的公办园在生均经费、编制等方面加强保障,大力实现托幼一体化。

为了让家长们“托得起”,市政协委员李丹建议,采取公建民营、运营补贴、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建立并落实托育费用补偿机制,给予入托婴幼儿每人每月普惠托育服务补助。

“托育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要加大托育机构申报手续的审批力度,对硬性标准不达标的托育申报单位坚决不予审批,对已设立的托育机构实行常态化监管,维护托育市场秩序。”委员丁芳华说。

“开设托育服务及相关管理专业,增加不同层次的托育人才。”“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应进一步理顺托育服务管理体系。”……委员们针对提案办理情况,直面痛点、坦诚建言。

黄家盛边听边记,他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和保障支持。要健全监管机制,及时公开信息,做到全过程监管。要统筹市县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要发挥好民办园等补充作用,探索设立奖补基金,降低群众托育服务成本。

督办协商座谈会后,市政协课题调研组深入梳理委员建议,结合当前我市托育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构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打造多层次的托育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多维度的托育综合监管机制等5个方面,精心撰写了《“加强我市托育体系建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情况报告》,并报送了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市长张永宁等市领导高度重视,分别作出批示,进一步推动相关建议融入部门工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

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市新增托幼机构13个、托位665个;已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0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10个、“向日葵”亲子小屋99个;由市卫健委牵头开展托育机构联合执法检查,对托育机构的登记备案、建筑安全等情况进行排查,切实保障托育服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市政协将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加强我市托育体系建设”重点提案“回头看”工作,持续为缓解生育焦虑、释放生育潜能、增进民生福祉建言献策,同心同行、奋勇争先,为幼有所托、幼有所育,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朱灵塬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原标题:市政协:办好“小托育” 托起“大民生”)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6230.html
标签: 宁德二手房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