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为尽快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迟种、漏种儿童得到补种,我市定于4月至5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能让孩子尽早获得免疫保护。部分孩子因遗忘、生病、迁居等特殊原因,未能按约定时间接种疫苗,导致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增加了患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补种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未按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8周岁以下人群,重点覆盖0至6岁儿童(出生日期 2018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2025年4月至5月集中开展补种。家长可就近选择辖区预防接种门诊去补种疫苗,可提前通过电话或线上预约的方式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如果家长接到接种门诊电话或短信预约疫苗接种时,请尽力配合,按时带孩子前往补种。
家长如何知道孩子是否需要补种疫苗?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家长可翻开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查看“接种记录”中记录的已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进行核对。如不确定,可携带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辖区接种门诊由接种工作人员查询。家长还可以通过闽政通App自助查询,“登录闽政通App—疫苗预约—疫苗接种服务—入学查验证明”就可以进入到相关页面查询孩子是否有未种或逾期未种针次。家长如果接到接种门诊的预约电话或幼儿园、学校老师的通知,也说明孩子有未完成的疫苗需要进行补种。补种要遵循以下原则:应尽早完成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免疫规划疫苗需要优先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漏种多种疫苗,可以同时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灭活疫苗、注射或口服类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一次接种多种疫苗可以减少去医院次数,从而节省时间和费用,更重要的是,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可以尽可能地按推荐时间完成免疫程序,使孩子得到最佳保护。
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门诊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陈薇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原标题:我市4月至5月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