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耳豆压穴,可缓解失眠症状。
▲中医传统技艺“火龙罐灸”,帮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4月11日讯(导报记者钱玲玲林少蓉李方芳陈芹陆军航实习生陈明敏苏辰晨通讯员陈达捷石青青江昌铭厦门市中医院脑病科供图)打开网易云上的“助眠白噪音”,听了一会儿又切到微博“吃瓜”,抖音刷到“熬夜猝死”的视频,赶紧上淘宝买几瓶“褪黑素”压压惊……临睡前一顿操作猛如虎,凌晨3点却还在盯着天花板思考“我为什么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还总是做着奇怪的梦,醒来也昏昏沉沉……
这是不少当代年轻人的睡眠“自画像”。尤其是进入春季以来,有人“春眠不觉晓”,却也有人失眠到天明。
“不是都说春困秋乏,我怎么在春天总失眠?”
“我最近特别容易做梦,中午眯一会儿都能做好几个梦,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梦见自己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醒来吓死了,这样的梦有什么特别的预兆吗?”
导报记者走访发现,最近,厦门多家医院门诊都有患者在咨询和就诊失眠多梦的困扰。为什么春天容易失眠、容易做梦?梦境又有哪些心理密码?
患者求助
辅导作业导致情绪崩溃
彻夜难眠越来越焦虑
今年38岁的王先生(化名),已经严重失眠多日,还伴随着焦躁不安。因为睡不好,他和家人说话时常常情绪不稳,工作效率也大受影响。
“整个人很暴躁,想睡又睡不着。我感觉周遭都充满了低气压,带给别人的也是负能量,特别困扰。”前几天,王先生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找到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阳清伟求助。
在仔细询问了王先生近期的生活、工作情况后,阳清伟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王先生下班回家后常常还要给孩子辅导作业,但孩子的成绩却总不见起色,眼看着孩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彻夜难眠,越睡不着越焦虑,脾气也越发暴躁……
这应该就是网上常说的“谁辅导作业谁崩溃”。针对王先生的情况,阳清伟进行了心理疏导,建议他和家人多沟通,放低对自己入睡的期待以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他做不到的话,我们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对他进行药物治疗”。
阳清伟表示,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增加卒中风险。现代人因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更需警惕睡眠问题对健康的潜在威胁。
就诊现状
教师、医生、警察、记者
这些职业已成失眠“重灾区”
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个月来已有60多位患者前来就诊这类问题。
在厦门市中医院,进入春季以来,因失眠多梦而前来就诊的患者较冬季增加了20%~30%。该院脑病科副主任李世勇介绍,此类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其典型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浅、早醒后难以再入睡,部分患者还伴有焦虑、头晕、白天疲乏等症状。
据统计,我国超3亿人长期受失眠困扰,其中30%存在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症状。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每年来看睡眠问题的患者有1万多人,且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近几年每年增加1000多人。
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韦璇博士告诉导报记者,就诊患者里中老年人较多,但青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已经占到三分之一。大学生和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也有不少,其中以会计、教师、医生、警察、媒体从业者以及需要经常倒夜班、压力较大的职业多见。在性别上,失眠以女性偏多,但因其他病理原因造成睡眠问题的,则男性更多。
典型案例
业绩开门红,她却睡不着了
35岁的周女士是厦门的一位企业主,公司开业后运营顺利,迎来了“开门红”。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周女士发现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刚开始难以入睡,到近两个月来就算是入睡也常被惊醒,梦境还很复杂,醒来后发现睡衣也被汗湿透了。
厦门市中医院李世勇主任分析,现在很多睡眠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有些是入睡困难,躺下后辗转反侧难以进入深睡眠;有些是夜间容易做梦,睡醒之后就很疲倦;还有的是易醒、早醒,醒来之后再也睡不着。
李世勇为周女士拟定了中药内服(疏肝解郁方)联合耳穴贴压、针灸等治疗4周,周女士的睡眠时间从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延长至五六个小时,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步缓解。最重要的是,入睡后梦也减少了许多,常常可以一觉到天亮了。
六旬老人深夜梦游,化身“球场斗士”
65岁的李大爷在深夜时,经常化身“球场斗士”。他把棉被当作绿茵场,双手在空中挥出凌厉弧线,伴随一声声“好球”的嘶吼,将床头柜踢得叮当作响。
李大爷的老伴经常在睡梦中被震颤惊醒,望着丈夫在睡梦中完成的倒挂金钩等惊险动作,她被吓得目瞪口呆。这种情况持续好几年,直到最近,李大爷梦中从床上翻滚下来,摔得鼻青脸肿,他们才意识到严重性,赶紧前往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科就诊。
韦璇博士接诊后,安排李大爷做了一个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在布满传感器导联的监测室里,仪器捕捉到李大爷REM睡眠期(快速眼动周期,大多数梦境诞生的阶段)诡异的脑电波纹——本该被神经锁死的躯体,正跟随梦境激烈起舞。他时而挥手,时而踢腿,同时还伴有梦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大爷睡眠质量提高了,做梦也减少了。如今的李大爷晨起时,也不怎么打瞌睡了。倒是老伴打趣:“夜里听不见你解说球赛,反倒有些不习惯!”
延伸阅读
梦见高空坠落、牙齿脱落、被追赶、迟到、蛇……
医生解析十大高频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的直接表达。它们不受现实逻辑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展现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情感和欲望。在梦境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奇异的场景和人物。那么,这些梦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我国是最早系统性研究梦境的国家之一,从《周公解梦》到现代神经科学,人类从未停止对梦的探索。通过对数万例临床案例的分析,结合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分析,韦璇博士总结了当代人最常见的梦境类型及其象征意义:
●高空坠落
坠落感往往与失控焦虑相关。这类梦境多出现在面临重大抉择或压力骤增时。曾有程序员因项目进度滞后,连续一周梦见坠崖,经心理疏导发现其潜意识正抗拒职业转型。
●牙齿脱落
牙齿象征个人力量与表达能力。一位因职场沟通障碍就诊的患者,反复梦见满口碎牙,经分析发现其长期压抑对上司的意见,导致自我价值感崩塌。
●被追赶
追逐者身份是解析关键。中年女性患者梦见被巨型蜘蛛追赶,追溯发现其正陷入婚外恋的道德困境;而青少年梦见被黑衣人追逐,多与学业压力相关。
●自然灾害
海啸、地震等灾难场景常映射现实中的情绪风暴。产后抑郁患者多梦见滔天洪水,反映激素波动引发的心理震荡;创业者梦见火山爆发,则可能暗示资金链危机带来的焦虑。
●找厕所
这种梦可能是儿童尿床的原因之一。对成年人来说,成功在梦中找到并使用厕所实际上有助于维持睡眠,如果半夜醒来上厕所,则意味着梦境中的寻找失败了。心理学家还提出,厕所在梦中代表基本需求,如果在梦中找不到厕所,可能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你表达自己基本需求的困难。
●楼梯断了
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中断或障碍,可能影响职业、人际关系或个人目标。这可能意味着你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或计划的突然中断,同时反映了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稳定性的担忧。
●迟到
表明你在逃避责任、承诺,或在适应变化时感到不安。如果频繁做此类梦,可能需要评估压力源,并采取措施增强自信和减轻焦虑,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已故亲人
梦见已故亲人通常反映了做梦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未表达的情感,可能象征着在面临生活挑战时寻求指导和安慰,或处理与死亡相关的情绪和恐惧。这种梦境也可能与个人成长、未完成的事务、文化信仰或生活中的变化有关,提供了一种与逝去亲人连接和寻求心理释放的方式。
●怀孕
梦见怀孕常关联情感充实或新责任,可能反映母性渴望(生物性或情感关怀),象征滋养、关怀,抑或对变化的焦虑。
●蛇
梦见蛇通常象征智慧、直觉、性能量和变化,可能表示你需要依靠内在智慧解决问题或反映了对性的思考。蛇的蜕皮代表个人更新,而其文化形象可能暗示挑战或敌人。梦境中的蛇也可能关联诱惑、危险和对神秘事物的兴趣,同时涉及自我控制和个人成长。
医生解读
春季失眠并不罕见
200多种疾病与睡眠相关
古诗中说“春眠不觉晓”,但实际上,春季失眠的现象并不罕见。
阳清伟表示,春天的光照时间显著变长,导致“褪黑素”的分泌相应减少。在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人体已经逐渐适应了特定的光照和作息模式,而春天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天人相应’。春季属木,对应肝脏,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春季阳气升发,若肝气郁结或肝血不足,易导致肝火上扰心神或肝郁血虚,从而引发失眠。此外,春季气候多变、湿邪较重,易引发‘春困’与失眠并存的矛盾现象。”李世勇说。
韦璇博士说,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涉及七大类,高达200多种,单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就包括失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中枢性睡眠增多、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昼夜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等。
“可别小看睡眠这个问题,它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持续的慢性失眠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有一些异态睡眠,像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也就是‘梦游症’,如果发作,患者会在睡梦中发生暴力行为,可能造成对自身及同床者的伤害。”韦璇博士说。
此外,工作、学业的压力以及情感问题的困扰,都可能成为失眠的诱因。
专家提醒
“褪黑素”并非人人适用
遇到失眠问题不要死扛
在临床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失眠患者,可能是抑郁或焦虑的因素导致的。韦璇博士强调,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典型症状就是很早醒来,难再入睡;或者,很难入睡。这时,不能认为睡不着简单吃点辅助睡眠的药物,或是更换助眠药物就好,需要专科医生的介入,及时控制抑郁或焦虑。
近年来,“褪黑素”相关产品逐渐成为很多年轻失眠者的选择。对此,阳清伟提醒,“褪黑素”是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品,并不是药品,想通过补充“褪黑素”来治疗失眠未必有效,也不适用于所有失眠的人。
李世勇认为,现代人长期熬夜、高压工作,本就容易导致肝血亏虚和肝气郁滞,而春季阳气升发的特性会放大这些问题。熬夜伤肝阴,进一步加重肝火旺盛;压力导致的焦虑则使肝郁更甚,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与春季光照时间延长叠加,进一步扰乱睡眠节律。
多位医生都提醒,遇到失眠问题千万不要死扛,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烦不适、情绪低落,最好到睡眠专科就诊,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