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春暖花开。走进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风格各异的民宿沿着海岸线依次排开。夕阳洒下余晖,渔船星星点点,淳朴渔村尽显其美。
海岛乡北礵岛民宿 受访者供图
曾经的东壁村是个典型的小渔村,村民主要靠滩涂养殖和出海捕鱼为生。现在,东壁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摄影+民宿”产业,在碧海蓝天间划出乡村振兴的轨迹。越来越多的渔民有了新身份,或是民宿老板、餐饮店主,或是土特产商家,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如同春日繁花,愈发红火。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截至目前,霞浦共有各类民宿600多家,2024年首批评定精品民宿22家,年接待游客量130多万人次,年营业额超4亿元,带动近2万人就业。霞浦多家民宿多次获得“中国最具个性品牌民宿”“中国民宿打卡必去点”“中国最佳民宿品牌”等荣誉。
逅海民墅 陈宁
霞浦,依山傍海,拥有长达510公里的海岸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这些年,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霞浦县把民宿产业当作旅游发展的“重头戏”,积极引导和支持,让民宿产业不断壮大,助力文旅发展、乡村振兴。
2017年,霞浦返乡大学生陈蜀曼选址东壁村,用自己的设计专长,开办了当地第一家精品高端民宿——“拾间海”。这家民宿设计独特,超大的弧形泳池、临海落地玻璃窗,无隔绝的空间设计把建筑和山海相连,把传统渔村美学与现代旅居需求完美交融,一跃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也为后来的民宿发展提供了经验。
“以前在家挣不到钱,出去打工又没有归属感。现在旅游行业发展得好,在家门口创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还能认识各地朋友。”201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郑贤仕也回到家乡东壁,他把自家老房子改造成能看到180度海景的精品民宿。
这些年,郑贤仕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建设,为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栖霞光满天,一宿宾至如归 陈秀波
如今的东壁村已实现美丽蜕变,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飞行基地等文旅新业态渐次落地。数据显示,该村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培育出70余家特色民宿及20多家餐饮店,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者群体中既有世代耕海的老渔民,也有带着新理念返乡的青年,他们共同讲述渔村新事。
离开三沙,乘坐快艇前往海岛乡北礵岛,这里的故事同样精彩。
四礵列岛位于霞浦以东海域,由于自然风光秀丽,被网友称为“宝藏海岛”“人间塞尔达”。
2022年10月,有着酒店经营经验的陈强,第一次登上北礵岛并爱上了这里。回去后,陈强便与朋友共同筹资开发海岛民宿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筹建,由海岛石厝改建而成的精品民宿“聆涯民宿”正式运营,民宿一经推出备受游客青睐。“五一”“十一”假期更是“一房难求”。
“2023年以前,北礵岛上民宿仅有4家,如今,已发展到20多家。”海岛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令陈强兴奋的是,这两年,属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北礵岛基础设施,道路进行了“白改黑”提升,建了码头游客驿站和光伏充电停车场,全岛布设太阳能路灯,四礵列岛海上景区船队及岛上公交观光车投入营运。海岛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沙东壁、古桶、虞公亭,长春高罗、海岛北礵……眼下,霞浦已形成了多个特色民宿集群,这些民宿各有特点,于山海之间崭露头角,逐渐打响了“霞浦民宿”的品牌。
民宿产业发展迅速,离不开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初期,霞浦县专门成立民宿发展协调小组,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民宿发展实施意见》,成为全市首个制定乡村民宿业规范管理的县份,住建、消防、卫健等监管部门“变堵为疏”,深入实地指导,为符合要求的民宿授牌,促进民宿业发展。2024年,霞浦县制定《霞浦县民宿发展实施办法》,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联检和价格备案机制,推动民宿提质升级。
同时,霞浦县还多管齐下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出台《霞浦民宿人才认定办法》,制定民宿人才创业和产业扶持资助措施;成立民宿产业链党委、民宿协会党支部,搭建“党建+民宿”工作平台,推动行业抱团发展;整合“民宿贷”等贴息贷款,为经营者输血,培育特色乡村民宿示范点,打造生态乡村民宿文化品牌。
“五一”假期将至,霞浦民宿将迎来预订热潮,“枕浪而眠、沐光而醒”的沿海观景民宿备受游客追捧。如今,民宿业已成为霞浦激活乡村振兴、沟通世界、铺就农民致富路的新兴朝阳产业。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兰强陈容
编辑:刘宁芬
审核:何冰如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原标题:宁德观察丨霞浦:推开民宿窗 居家“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