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截图
原文转载如下
从颜值“出圈”到内涵“圈粉”,从臻于细节到精于品质,文旅产品的迭代升级折射着武夷山开拓创新的活力与品质——
有一种雄浑之美,仿若泼墨山水,恰似“九曲”蜿蜒的翡翠,镌刻于东南灵秀之地;
有一种馥郁芬芳,宛如“大红袍”舒展呈现的琥珀之色,沉淀着岩骨花香的冠冕华章;
有一种思想光芒,恰是“朱子”传承的智慧薪火,映照出理学的浩瀚星芒。
武夷山,这座“双世遗”之城正奋力书写文旅新章——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推动茶文体旅融合发展,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
从一山之巅到一城之域,数字见证着破圈轨迹。2024年,全年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0亿元,匆匆过客变留恋不舍的住客,人均停留时间延长至3日,武夷山正将深厚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让每寸丹岩碧水都成为留客的理由。
守正创新 激活文化赋能动力
当春雨浸润丹霞岩壁,武夷山正以“文化+旅游”的王牌,持续刷新着世遗之城的热度。茶禅哲学、朱子理学、闽越文明不再是尘封于古籍中的抽象概念,而是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密码,在山水画卷中铺就一条沉浸式研学走廊。
4月,生机盎然的茶山见证着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314名温州学子在“醉美武夷 世遗探秘”研学营中,化身“大国小茶匠”,亲历喊山祭茶的古老仪式,感受茶叶的蜕变历程。五年级陈同学在研学手记里写道:“摇青时的茶香里,有阳光、雨露和茶农掌纹的温度。”这种文化解码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突破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今年春季以‘喊山祭茶’‘采茶制茶’为卖点的研学产品热度飙升。”武夷山海亮实践教育营地负责人王新介绍,4月承接各地来武夷山的研学旅行营档期已排满。营地下一步还将结合季节特色,开发“茶科技实验室”“生态守护者计划”等进阶课程,助力研学教育从文化认知迈向创新实践。
古为今用,武夷山持续深耕文化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业。在五夫镇,朱子文化正通过敬师礼、陶艺制作、龙鱼戏演出等活化载体,让游客从“拍照打卡”转向“文化沉浸”。这种深度文化体验,让游客不再只是“拍照看景”,而是真正“游”进了武夷山的历史人文之中。
这个春日,武夷山与小红书平台开启“四季茶事”文旅产品推广活动,从充分挖掘地道的喊茶、采茶、制茶和斗茶到创意人群如何开发新玩法,精准捕捉了“Z世代”对去班味、慢生活、治愈感生活方式的渴求,通过“半米茶席”这一极具在地性的创意支点,转化武夷山的茶脉基因,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撬动文化自信的杠杆。
从绿意盎然的茶山,到书香四溢的书院;从底蕴深厚的非遗技艺,到别出心裁的研学课程,武夷山紧握文旅融合的金钥匙,开启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话新空间的大门。
提质增效 找准支点“破圈”生长
在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倒计时之际,武夷山文旅创新矩阵正以冲刺姿态破茧成蝶。月映武夷、飞越福建、活力街区、游历图书馆等多个文旅重点项目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其中总投资2.28亿元的“月映武夷”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在月映武夷艺术团排练厅,百名舞者足尖生花,正以倒计时姿态冲刺首演节点,每个旋转、跳跃都在将武夷千年的文化基因转化为世界共赏的艺术语言。福建月映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衷柏夷介绍:“不同于露天实景演出受天气制约,该剧创新采用‘室内数字剧场+多维体验空间’模式,既突破传统演艺的时空限制,又为文化消费提供全天候、全场景的新选择,构建起‘文化+科技+体验’的新型消费矩阵。”
与之遥相呼应的飞越福建项目,其LED飞行球幕已完成穹顶设备安装,技术人员正对设备进行校准调试,确保观众能在悬空座椅上穿越数字福建的山河画卷。项目经理叶夏辉介绍:“通过球幕包裹式视觉技术,我们将用科技手段提供‘人在画中游’的体验,带领观众以雄鹰视角俯瞰山河壮美。”
在景区南路口,传奇武夷——行浸式数字剧场采用AI、数字人、全息投影、AR、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融入武夷山国家公园丰富神奇的动植物世界、优美的九曲溪自然山水、深厚的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等元素,以全新的文旅视角,让游客以数字化形式体验武夷山的生态与人文之美。
旅游不断“解码升级”。3月15日,武夷山市与联想集团正式签署“武夷山城市超级智能体”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城市超级智能体项目在武夷山全面落地。项目将围绕武夷山的文旅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地提供场景功能,助力武夷山实现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多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从朱子理学精粹的数字化解码到九曲溪山水画卷的科技化呈现,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云端构建到智慧生态管理系统的数字孪生迭代,武夷山正以创新为密钥,激活文化基因与自然禀赋的双重密码,构建起“文化+科技+生态”三维驱动的沉浸式文旅矩阵。
这些即将在福建省文旅经济大会揭幕的新场景,不仅是武夷山文旅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更标志着武夷山从传统观光地向科技赋能型文旅目的地的战略转型。
玩法迭代 全时全季“诗情画意”
“去年国庆来还是走马观花,今年清明已能品出岩茶的‘岩韵’。”清明假期,深圳游客蒋文卿一家再次来到武夷山游玩,孩子在滨水茶香径创作了采茶诗,老人在朱熹园临摹了《观书有感》,游玩结束时,全家意犹未尽。
武夷山文旅究竟凭借何种秘诀,实现了从“尝鲜打卡”到“深度长鲜”的华丽蜕变呢?答案在于武夷山聚焦“文旅+”发展理念,持续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全力优化文旅服务品质,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1+3+3”产品体系:完善提升武夷山主景区的核心旅游资源,策划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秘之旅、采茶制茶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旅三大主题产品,打造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游、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游、星村滨水茶香径徒步游3条游玩线路。全域旅游多点开花,游客有了更多快意选择。
去年5月,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风景道涉及203个村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缓冲带、绿色发展支撑带与民生改善辐射带,将散落在沿线的国家公园“四个最”(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了当地优质的自然遗产、生态景观、人文景观。
一面是叠翠青山,一面是清澈碧水。这条蜿蜒的风景长廊,既是自驾天堂,更是文旅创新动脉,串联起武夷山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密码与文化基因。沿线举办了超级山径赛、马拉松、千人骑游等48项赛事。
玩法不断更新,“网红”点也频频出现。武夷山通过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深挖文化底蕴,变废弃学校为民宿、变闲置林场为研学营地,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旅新空间:不问山居民宿、酷野谷露营、黄村茶诗乐营地、曹坊“阿勒泰”营地、印象市集、山前街雅集……这些新场景如珍珠般散落在风景道沿线,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变为“沉浸体验”。
借助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武夷山旅游正从一季到四季,变“网红”为“长红”,旅游模式从“拍照看景的1.0”“休闲度假的2.0”向“旅居生活的3.0”升级。
融合发展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春光潋滟处,武夷入画来。如今的武夷山,正以“双世遗”和国家公园的独特魅力突破地域边界,将东方的“诗与远方”谱写成世界语言,向全球游客发起“魅力攻势”。
“武夷山简直太迷人了。这里的山水令人沉醉,而深厚的茶文化更是让我着迷。昨晚欣赏的《印象大红袍》演出堪称艺术杰作——不仅是我在中国见过最震撼的表演,即便放在国际舞台上也绝对是顶尖水准。”4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调研项目组组长彼得·塞蒙在崇阳溪漫游道骑行后,难掩对武夷山的赞叹之情。在他看来,武夷山是一个极富浪漫情怀的地方,“诗”与“远方”比想象的更有魅力。
近年来,武夷山立足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独特优势,积极塑造国际文旅品牌。
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武夷山国际机场口岸新增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如今,武夷山水间,外国游客明显增多。数据显示,2024年,武夷山共接待境外旅客5.48万人次,同比增长95%,创历史最高。2025年1月至3月,接待境外旅客近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21%。
“九曲溪竹筏漂流简直像骑龙驰行。每个弯道都展现一幅自然杰作,而且这里的人和服务也很周到热情。”春日,来自尼泊尔的游客杜鲁巴与朋友沉醉于武夷山亮丽风景的同时,也为这里的优质服务点赞。武夷山景区内,各个景点的指引牌上都增加了多种语言的翻译,如英语、韩语、日语等,为外国游客提供了许多贴心便利。
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武夷山对标一流,不断完善服务配套。武夷山持续面向全球游客免门票、设置多语种自助售票机、开通免费旅游公交专线、创新旅游市场秩序监管‘513’机制等。”
以“双世遗”品牌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为核心目标,武夷山推广构建“精准宣介+现象活动+数字传播”三维矩阵。在入境旅游方面,重点推进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专题宣介计划,组织文旅企业开展“武夷茶韵·丝路传香”宣介活动。活动传播层面,2024年举办外交官看武夷、山盟海誓、世界汉学家大会、“寻访万里茶道起点 呵护文化遗产珍宝”文化交流等活动120场。
武夷山正从中国的一个地理坐标,成为中外交流的超级链接点。
2025年武夷山持续创新,推出“武夷之春踏歌行”七大主题产品线,涵盖茶宴、花事、云海等沉浸式体验,并举办千名境外游客武夷山跨年活动、非遗里的春节等活动60余场,形成“文化输出-场景体验-情感共鸣”的传播闭环。
展望未来,以武夷山为中心的大武夷文旅圈发展蓝图已然绘就,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对守正创新的执着与拼搏,武夷山将聚焦奋勇争先、再上台阶,持续深挖文化内涵,把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等文化瑰宝,转化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突出以创新为笔、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武夷文化影响力,展示大武夷新形象,拓展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全方位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
来源/中国旅游报编辑/李享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