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漳浦县闽南文化城,菲律宾青年上台体验提线木偶。

漳州一职校学生指导菲律宾青年制作棉花画
“繁华的夜都市,灯光闪闪烁……”海风轻拂的东山铜陵演艺中心里,中菲青年互访游学交流团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当一首热烈明媚的闽南语歌声响起,中国青年带头站起,拉起身旁的菲律宾青年,一起欢呼、起舞,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兴之所至,菲律宾青年们也穿上闽南传统戏剧服装,轮流上台即兴演出,为中国好友助兴。台上,菲律宾青年纵情歌唱,台下,中国青年挥舞手机闪光灯,跟随着音乐鼓掌挥手、打节拍,两国文化在此刻相互交融。
对于这次独特的体验,菲律宾青年纷纷点头称赞。“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中国人和菲律宾人一样,都很喜欢创新、享受和分享。”菲律宾小伙儿埃齐尔说,这次漳州之行给他带来了很多灵感,回去后自己会把此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亲朋好友们。
在漳游学交流期间,交流团青年们还在漳州一职校学生的手把手教学下,学习制作漆扇、棉花画、剪纸作品,感受传统非遗技艺的精妙。
“这些小花见证了中菲青年跨越山海的友谊!”看着团扇上一朵朵栩栩如生的棉制水仙花,菲律宾青年金激动地分享道。棉花画是漳州特有的非遗项目,在经过揉、塑、剪、粘等一系列步骤后,金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棉花画作品《凌波仙子》。她表示,制作棉花画的过程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只有亲手体验过,才能切身感受到匠人们的不易。
此次闽南非遗手工艺体验是“美美与共漳州之约”中菲青年来漳游学交流活动的一部分,由福建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及漳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外办主办,漳州一职校、芗城团区委、市台联青委会、市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中心承办。
活动期间,中菲青年还前往漳州古城,打卡纶恩堂文博馆和漳州文庙、灯谜馆、非遗馆,体验汉字书写、观摩八宝印泥制作工艺,了解漳州深化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助推中菲文明交流互鉴。
⊙本报记者林依妮文/图